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34,分49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挫折
圆折
折难
折首
竹折
西折
木折
折还
树折
三折肱
折断
折绵
桂折
中折
断折
《國語辭典》:挫折  拼音:cuò zhé
事情进行不顺利,失败。《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今偏城获全,虏兵挫折。」
《漢語大詞典》:圆折(圓折)
指水流旋转曲折。尸子卷下:“凡水,其方折者有玉,其圆折者有珠。”《文选·颜延之〈赠王太常〉诗》:“玉水记方流,璇源载圆折。” 吕延济 注:“折,曲也。” 明 杨慎 升庵诗话·盘涡:“ 蜀 江 三峡 中,水波圆折者,名曰盘。” 清 龚自珍 《孔宪彝母碣》:“璇珠辉辉气质温,必有圆折钟厥源。”
《漢語大詞典》:折难(折難)
(1).消除患难。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君之设智,能为主安危修政,治乱彊兵,批患折难。”
(2).诘难;争辩。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四年:“ 丕 在 并州 , 隆 等以其谋告之。 丕 外虑不成,口虽折难,心颇然之。”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九:“每相见輒谈儒佛异同,相与折难。” 郑振铎 《桂公塘》三:“那两位贵酋,也高高兴兴的和 天祥 折难,攻驳。”
《漢語大詞典》:折首
(1).斩首。易·离:“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孔颖达 疏:“断罪人之首。”宋书·袁豹传:“ 桓谦 折首, 譙福 鸟逝。” 唐 司空图 《华帅许国公德政碑》:“奋少击多,排山压卵,魁渠折首,支党束身。”
(2).犹俯首。喻折服或投降。 唐 韩翃 《送王诞渤海使赴李太守行营》诗:“ 渤海 名王曾折首, 汉 家诸将尽倾心。”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一:“从此便不能不折首请降,一转而成为资本帝国主义的爪牙了。”
《骈字类编》:竹折
笋谱王子年拾遗记蓬莱山有浮筠之簳叶青茎紫子如大珠有青鸾栖其上下砂砾细如粉暴风至竹条翻起拂细砂如云雾仙者来观戏焉风吹竹折如钟磬之音 白居易诗林风新竹折野烧老桑枯高启夏圭风雪归庄图诗柴门夜扣闻犬呼径竹压折谁相扶
《骈字类编》:西折
元史河渠志见南转下覆杜牧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压三百馀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骈字类编》:木折
商子蠹众则木折隙大则墙坏
《漢語大詞典》:折还(折還)
曲行。古代礼节,表示行进的一种步法。礼记·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周还中规,折还中矩。” 郑玄 注:“折还,曲行也,宜方。” 孔颖达 疏:“曲行,谓屈曲而行也,假令从北嚮南行,曲折而东嚮也。”
折合归还。 宋 苏辙 龙川略志卷八:“米陈不免贱卖,今欲逐时先借,而令 浙 中以上供米价买银折还,岂不两便。”
《骈字类编》:树折(树折)
易林巢成树折伤我彝器
《國語辭典》:三折肱  拼音:sān zhé gōng
比喻阅历深,取得丰富的经验,自然造诣精深。参见「三折肱为良医」条。宋。张侃〈岁时书事〉诗:「年来三折肱,逢人漫称好。」
分類:挫折良医
《國語辭典》:折断(折斷)  拼音:zhé duàn
用外力把东西弄断。如:「折断树枝」。
《漢語大詞典》:折绵(折綿)
形容气候极寒。语出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阳和微弱阴气竭,海冻不流棉絮折,呼噏不通寒伤裂。” 宋 黄庭坚 《柳閎展如苏子瞻甥也作诗赠之》:“霜威能折绵,风力欲氷酒。”
《漢語大詞典》:桂折
(1).桂枝折断。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 北周 庾信 《周安昌公夫人郑氏墓志铭》:“ 巴水 幽咽,猿鸣断絶。月落珠伤,春枯桂折。”
(2).折桂。喻登科及第。 唐 白居易 《东都冬日会诸同声宴郑家林亭》诗:“桂折应同树,鶯迁各异年。”参见“ 桂林一枝 ”。
《國語辭典》:桂林一枝  拼音:guì lín yī zhī
桂林,月中的桂树。桂林一枝比喻才能优异、出类拔萃。《晋书。卷五二。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漢語大詞典》:中折
(1).中止;中断。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睨影高鸣,将超中折。” 李周翰 注:“超,走;折,住也。”《再生缘》第三四回:“今岁孤当十八春,良缘中折恨平生。”
(2).当中折断。魏书·外戚传下·高肇:“ 肇 西征,行至 函谷 ,车轴中折。”
(3).中年逝世。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 梁 与 宗 相继中折。”
《漢語大詞典》:断折(斷折)
折断。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马鞭击猫,笻竹杖击狗,皆节节断折,物理之不可推者也。” 巴金 《军长的心》二:“除了几棵叶子稀少、树枝断折的栗树,和几座顶破墙垮的房屋外,前面只有一些瓦砾堆和剩了半截的烧焦的树干、树桩。”
分類:断折折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