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把持  拼音:bǎ chí
1.持握、手握东西。汉。王充《论衡。效力》:「诸有锋刃之器,所以能断斩割削者,手能把持之也,力能推引之也。」
2.独揽行事,不许外人参与。汉。班固《白虎通。卷一上。三皇五帝三王五伯》:「迫胁诸侯,把持其政。」《儒林外史》第一九回:「把持官府,包揽词讼,广放私债,毒害良民。」也作「把揽」。
3.节制、控制。《红楼梦》第一○六回:「我打谅虽是琏儿管事,在家自有把持。」
分類:把持控制
《国语辞典》:把持不住  拼音:bǎ chí bù zhù
1.意志薄弱而受外界影响。《红楼梦》第六回:「你皆因年小时节,托著你那老家的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把持不住。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
2.忍耐不下去,无法控制。如:「天气很热,站的太久,他再也把持不住,昏倒了。」
《国语辞典》:把持不定  拼音:bǎ chí bù dìng
形容人意志不坚定,控制不了自己。如:「公司会计把持不定,因挪用公款而被逮捕,真是悔不当初!」《野叟曝言》第二回:「但恐日后把持不定,为异端所惑,一时失足,得罪名教,这就不可知了!」《镜花缘》第一○回:「但恐此人素日外面虽然吃斋念佛,或者一时把持不定,一念之差,害人性命。」
《分类字锦》:把持家政
释名伯把也把持家政也
分类:伯叔
《漢語大詞典》:酒把持
酒肆中职司烫酒的人。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桥西录》:“舖中歛钱者为掌柜,烫酒者为酒把持。凡有沽者,斤数掌柜唱之,把持应之。”
《國語辭典》:支持  拼音:zhī chí
1.支撑维持。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意者岂非神明依凭支持,以保汉室者也。」《文明小史》第五二回:「饶鸿生却支持不住,只是伏在椅子上打盹。」
2.赞同、鼓励。如:「鼎力支持」、「我支持这个提议。」
3.应付、照应。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他觉来我自支持他,包你没事。」
4.支付、支出。《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一应殡殓之费,都要他支持。你可服么?」
5.说话吞吐含糊、搪塞应付。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不要你狂言诈语,花唇巧舌,信口支持。」
《國語辭典》:控制  拼音:kòng zhì
操纵,节制使不超出范围或随意活动。如:「控制饮食」。《北史。卷一。序纪》:「昔朕远祖总御幽都,控制遐国。」《新唐书。卷一三三。王忠嗣传》:「劲兵重地,控制万里。」
《國語辭典》:保持  拼音:bǎo chí
保护维持原状。《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至为礼法之士所绳,疾之如雠,幸赖大将军保持之耳。」《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衰世之中,保持名节,君臣相体,若合符契,则燕昭、乐毅,古之流也。」
《國語辭典》:把柄  拼音:bǎ bǐng
1.把手,器物的握把。民国。章太炎《新方言。释器》:「诗小雅传:『秉,把也。』古以秉为柄,故今谓柄为『把柄』,或直言『把』。」
2.把持、掌握。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如今那好家财,则教我那姐夫张良把柄。」
3.可作交涉或要挟的凭据。《红楼梦》第二一回:「平儿仍拿了头发,笑道:『这是我一生的把柄了。好就好,不好就抖漏出这事来。』」
4.證据、依据。《野叟曝言》第九九回:「我在赤身,已略得把柄,本拟与四大户定议,即为剿除。」也作「巴鼻」、「巴柄」、「巴避」、「巴壁」、「笆壁」、「把鼻」、「把臂」。
5.主意、方法。《石点头。卷四。瞿凤奴情愆死盖》:「心上思之又思,没些把柄。」
《漢語大詞典》:揽持(攬持)
(1).犹拥抱。太平御览卷九一二引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 逸 惊跃出迎,把臂入舍,遂与 莹 寝, 莹 仍求去, 逸 揽持不置,申款达旦。”
(2).把持。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 德宗 在位久,益自揽持机柄,亲治细事,失人君大体,宰相益不得行其事职。”
(3).护持。 明 陈子龙 《杂诗》:“盛年閟幽欢,红颜谁揽持?”
《漢語大詞典》:执把(執把)
(1).拿着。《元典章·兵部五·围猎》:“ 汉 儿人执把弓箭围猎。”《元典章新集·刑部·骗夺》:“悬带弓箭,执把鎗刀铁尺,将路行客旅拦截。”
(2).把持;掌管。《元典章新集·朝纲·纪纲》:“﹝诸司﹞或为僧道护持,或与权豪执把。”《元代白话碑集录·荥阳洞林圣旨碑四》:“属 雪堂 总统的 郑州 大觉禪寺 里住持的 瑋长老 、 祥提点 、 福监寺 、 璨监寺 四个执把。”
分類:把持掌管
《漢語大詞典》:操擅
把持。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卓 未至, 进 败”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臣伏惟天下所以有逆不止者,各由黄门常侍 张让 等侮慢天常,操擅王命。”
分類:把持
《漢語大詞典》:霸持
犹把持。《中国歌谣资料·太平军快到苏州城》:“霸持 平桥 一道街,捐输无非仗本家。”《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后来又被 贾总办 晓得了,反説他有意霸持,遇事掣肘。”
分類:把持
《漢語大詞典》:揽摄(攬攝)
把持。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檄各州府县电》:“奸掳我妇女,揽摄我政权。”
分類:把持
《漢語大詞典》:七贵(七貴)
(1).指 西汉 时七个以外戚关系把持朝政的家族。文选·潘岳〈西征赋〉:“窥七贵於 汉 庭,譸一姓之或在。” 李周翰 注:“ 汉 庭七贵: 吕 、 霍 、 上官 、 丁 、 赵 、 傅 、 王 ,并后族也。”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职:“昔 鲁叟 之修春秋也,不藉三 桓 之势; 汉 臣之著史记也,无假七贵之权。”
(2). 隋 末, 洛阳 人称 段达 、 王世充 、 元文都 、 卢楚 、 皇甫无逸 、 郭文懿 、 赵长文 为七贵。见隋书·越王侗传
(3).泛指权贵。 唐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昔在 长安 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明 何景明 《入京篇》诗:“七贵家连凤城里,转日薰天势无比。” 清 顾炎武 《酬史庶常可程》诗:“跨驴入 长安 ,七贵相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