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伎艺(伎藝)
(1).技艺,指手艺或艺术表演等。《国语·晋语九》:“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惠则贤。”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 蔡邕 ﹞博学,有雋才,善属文,解音声,伎艺并术数之事,无不精综。”《南史·刘敬宣传》:“ 敬宣 宽厚,善待士,多伎艺,弓马音律,无事不善。”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啸》:“诗文伎艺寓目即工。”
(2).指有技艺的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 崇 观 以来,在京瓦肆伎艺: 张廷叟 ,《孟子书》。主张小唱: 李师师 、 徐婆惜 、 封宜奴 、 孙三四 等,诚其角者。”
(2).指有技艺的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 崇 观 以来,在京瓦肆伎艺: 张廷叟 ,《孟子书》。主张小唱: 李师师 、 徐婆惜 、 封宜奴 、 孙三四 等,诚其角者。”
《漢語大詞典》:伎巧
(1).技术,技艺。《鬼谷子·捭阖》:“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陶宏景 注:“伎巧,谓百工之役。”《后汉书·宦者传·单超》:“皆竞起第宅,楼观壮丽,穷极伎巧。”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驃骑者一人,骑而持帜前行,后骑继之,各于马上呈弄伎巧,盖以习骑乘云。”
(2).指精美奇巧的工艺品。《东观汉记·刘般传》:“时五校尉官显职闻,府寺宽敞,舆服光丽,伎巧毕给,故多以宗室肺腑居之。”《旧唐书·后妃传上·贤妃徐氏》:“夫珍玩伎巧,乃丧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酖毒。” 宋 苏舜钦 《谘目二》:“终日嬉游廛市间,以鬻伎巧绣画为业。”
(3).指工艺匠人。《魏书·太祖纪》:“徙 山 东六州民吏及 徒何 高丽 杂夷三十六万,百工伎巧十万餘口,以充京师。”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酒楼》:“北去 杨楼 以北,穿 马行街 ,东西两巷谓之大小货行,皆工作伎巧所居。”
(2).指精美奇巧的工艺品。《东观汉记·刘般传》:“时五校尉官显职闻,府寺宽敞,舆服光丽,伎巧毕给,故多以宗室肺腑居之。”《旧唐书·后妃传上·贤妃徐氏》:“夫珍玩伎巧,乃丧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酖毒。” 宋 苏舜钦 《谘目二》:“终日嬉游廛市间,以鬻伎巧绣画为业。”
(3).指工艺匠人。《魏书·太祖纪》:“徙 山 东六州民吏及 徒何 高丽 杂夷三十六万,百工伎巧十万餘口,以充京师。”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酒楼》:“北去 杨楼 以北,穿 马行街 ,东西两巷谓之大小货行,皆工作伎巧所居。”
《國語辭典》:五绝(五絕) 拼音:wǔ jué
1.诗体名。每首四句,每句五字,双数句须押韵。
2.唐太宗赞誉虞世南五种绝佳的特色。《旧唐书。卷七二。虞世南传》:「太宗以是益亲礼之,尝称世南有五绝:一曰德性,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辞,五曰书翰。」
3.中医上指魇寐、产乳、自缢、摧压、溺水等五种猝死绝症。产乳或说作服毒、冻死。
2.唐太宗赞誉虞世南五种绝佳的特色。《旧唐书。卷七二。虞世南传》:「太宗以是益亲礼之,尝称世南有五绝:一曰德性,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辞,五曰书翰。」
3.中医上指魇寐、产乳、自缢、摧压、溺水等五种猝死绝症。产乳或说作服毒、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