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挽狂澜(挽狂瀾)
谓扭转局面或风气。语本 唐 韩愈 《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迴狂澜於既倒。” 陈世宜 《得孟硕狱中诗依韵奉怀》:“善加餐饭力宜努,誓挽狂澜愿不违。”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故不得不以自悟者悟人,冀挽狂澜於方倒耳。”
《国语辞典》:紾臂  拼音:zhěn bì
语本《孟子。告子下》:「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后指用力扭转手臂。宋。余靖〈和王子元中秋会饮〉诗:「高人洗耳让天下,下士紾臂争杯羹。」
《漢語大詞典》:拗项(拗項)
太平广记卷一六五引 唐 卢言 《卢氏杂说·郑馀庆》:“ 郑餘庆 ,清俭有重德。一日,忽召亲朋官数人会食……﹝餘庆﹞呼左右曰:‘处分厨家,烂蒸去毛,莫拗折项。’诸人相顾,以为必蒸鹅鸭之类。逡巡,舁臺盘出,酱醋亦极香新,良久就餐,每人前下粟米饭一椀,蒸胡芦一枚。”后因以“拗项”为葫芦或鹅鸭的戏称。亦用以指膳食清俭。 宋 陆游 《对食戏作》诗之二:“白盐赤米了朝餔,拗项何妨煮瓠壶。” 清 金人瑞 《斫山喜食鹅戏为绝句嘲之》:“烂蒸拗项如壶喫,千本《黄庭》在腹中。”
扭转颈项。参见“ 拗项桥 ”。
《漢語大詞典》:拗项桥(拗項橋)
唐 时尚书省东南角的小桥。久未升迁的官,常在此转头以望南宫,羡慕高官,故名。 唐 赵璘 因话录·徵:“尚书省东南隅通衢有小桥,相承目为拗项桥。言侍御史及殿中诸郎久次者,至此必拗项而望南宫也。”
《國語辭典》:转日回天(轉日回天)  拼音:zhuǎn rì huí tiān
改变天日。形容力量很大。明。汪廷讷《狮吼记》第一一出:「望神明转日回天,急来搭救。」
《國語辭典》:旋乾转坤(旋乾轉坤)  拼音:xuán qián zhuǎn kūn
旋转天地。比喻扭转并澈底改变局势。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宋史。卷三三六。司马光传。论曰》:「一变而为嘉祐、治平之治。君子称其有旋乾转坤之功。」
《国语辞典》:人力回天  拼音:rén lì huí tiān
靠人为的力量扭转不易挽回的局势。
《国语辞典》:中途岛之役(中途岛之役)  拼音:zhōng tú dǎo zhī yì
太平洋战争的转捩点,美军在此扭转劣势,击退进攻中途岛环礁的日本海军。西元一九四二年,日军失利于珊瑚岛后,希望利用夺取中途岛的行动,诱使美军出击,再以优势兵力一举歼灭。但日军的行动被美方识破,美军乃制敌机先,于六月三至六日对位于中途岛东南的日军舰队发动攻击。战役中美军摧毁日军四艘航空母舰,重挫日本海军主力,史称「中途岛之役」。
《国语辞典》:旋转乾坤(旋转乾坤)  拼音:xuán zhuǎn qián kūn
转动天地。比喻扭转并澈底改变局面。如:「英雄伟人常有旋转乾坤、改变世界的能力。」
《国语辞典》:转败为胜(转败为胜)  拼音:zhuǎn bài wéi shèng
扭转危败局势,获得胜利成功。如:「这场比赛他们一直处于落后局面,最后大发神威,终于转败为胜。」《清史稿。卷四七五。列传。洪秀全》:「敌军见前寂无一卒,诧异徘徊。贼伏半时,忽一旗立,千旗齐立,急趋扑敌,往往转败为胜。」
《国语辞典》:因缘际会(因缘际会)  拼音:yīn yuán jì huì
1.因为机缘,正好遇到扭转的机会。如:他本出身寒微,适逢土地重划的机遇,因缘际会,成为房地产大亨。
2.因有机缘而相会面。如:「有这次的因缘际会,再见面应该不难了。」
《国语辞典》:败部复活(败部复活)  拼音:bài bù fù huó
1.在双淘汰方式的比赛中,被淘汰者从败部一方取胜后,击败胜部对手,取得冠军。如:「这支球队力争上游,终于败部复活,将可打入决赛。」
2.泛指从劣势中扭转形势。如:「公司虽经过连番的打击,但是只要大家同心协力,仍有机会败部复活,重整旗鼓。」
《國語辭典》:回天之力  拼音:huí tiān zhī lì
比喻可挽救情势的极大力量。明。孙梅锡《琴心记》第三九出:「有成都人司马相如,皇上所爱,若能求得此人作赋讽谏,或者有回天之力。」
《漢語大詞典》:从流忘反(從流忘反)
谓习从流俗而不可扭转。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一记得了,久而久之,不论尊卑长幼,远近亲疏,一股脑子,把称谓搁起来,都叫别号,尤其怪。照这样从流忘反,流到我大 清 二百年后,只怕就会有‘甲斋父亲’、‘乙亭儿子’的通称了。”
《漢語大詞典》:拧转(擰轉)
扭转,转过。 鲁迅 《呐喊·社戏》:“我同时便机械的拧转身子,用力往外只一挤,觉得背后便已满满的。”
分類:扭转
《國語辭典》:扭力  拼音:niǔ lì
引擎或马达运转时所产生的扭转力矩。引擎的扭力越大,汽车起步加速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