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扫 → 埽扫”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扫荡(掃蕩)  拼音:sǎo dàng
澈底消灭。《晋书。卷六二。刘琨传》:「庶以克复圣主,扫荡雠耻。」《三国演义》第六○回:「某闻许都曹操,扫荡中原。吕布、二袁皆为所灭。」
《漢語大詞典》:埽荡(埽盪)
亦作“ 埽盪 ”。
(1).用武力或其他手段肃清敌人。 北魏 高允 《徵士颂》:“王龚徂征,戎军屡驾;埽盪游氛,克剪妖霸。” 清 李渔 《蜃中楼·寄书》:“待孤家领兵前去,埽荡鲸鯢。”
(2).泛指彻底清除。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只有其中的一本《蕗谷虹儿画选》,是为了扫荡 上海滩 上的‘艺术家’……而印的。” 鲁迅 《南腔北调集·〈唐宋传奇集〉序例》:“埽荡烟埃,斥伪返本。”
《國語辭典》:横扫(橫掃)  拼音:héng sǎo
迅速猛烈的掠过。《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两只大盐船,被风横扫了,抵在岸边。」
《國語辭典》:洗荡(洗盪)  拼音:xǐ dàng
1.去除。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
2.扫荡。《旧唐书。卷一一一。高适传》:「虑乖圣朝洗荡关东、扫清逆乱之意也,倘蜀人复扰,岂不贻陛下之忧?」
《漢語大詞典》:剪荡(翦蕩)
犹扫荡。资治通鉴·唐僖宗中和二年:“朕缘久付卿兵柄,不能翦荡元凶。”
分類:扫荡
《漢語大詞典》:扫括(掃括)
(1).扫除,打扫。 明 徐渭 《燕京歌》之四:“ 燕京 百事且休忧,但苦炎天道上沟。近日已闻将扫括,不须遮鼻过风头。”《醒世姻缘传》第九二回:“﹝ 姜氏 ﹞叫人扫括了卧室,差了佃户进城抬轿,迎接 陈师娘 出庄。”
(2).扫荡。 清 薛福成 《科尔沁忠亲王死事略》:“ 淮 潁 以北揭竿乌合之徒,扫括无遗种,威声赫然震中原。”
《漢語大詞典》:扑荡(撲蕩)
犹扫荡。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 绍 遣将攻之”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前以 西山 陆梁,出兵平讨,会 麴义 餘残,畏诛逃命,故遂住大军,分兵扑荡。”
分類:扫荡
《漢語大詞典》:电扫(電掃)
亦作“ 电埽 ”。
(1).像闪电划过。比喻迅速扫荡净尽。 唐 元稹 《苦雨》:“阴沴皆电扫,幽妖亦雷驱。” 清 郑燮 《念奴娇·金陵怀古·周瑜宅》词:“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櫓云崩,旌旗电扫,熛射 江 流血。”
(2).像内电划过。谓将事情迅速处理完毕。 宋 刘克庄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词:“万卷星罗,千篇电扫,肯学穷儿事 楚 骚。”宋史·钱勰传:“﹝ 钱勰 ﹞復知 开封 ,临事益精…… 軾 ( 苏軾 )曰:‘电扫庭讼,响答诗筒,近所未见也。’”
(3).像闪电划过。比喻迅速消逝。 宋 李清照 《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五十年功如电扫, 华清宫 柳 咸阳 草。” 宋 吴潜 《满江红·寄赵文仲南仲领淮东帅宪》词:“比君家兄弟,可能豪杰。草木声名如电扫,毡裘心胆闻风折。”
《國語辭典》:荡平(蕩平)  拼音:dàng píng
平定寇乱。《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圣化所绥,万里草偃,方荡平华夏,总一大猷。」
《國語辭典》:汛扫(汛掃)  拼音:xùn sǎo
1.洒扫。宋。陆游 小市诗:「暂憩轩窗仍汛扫,远游书剑亦提携。」《聊斋志异。卷十。珊瑚》:「惟身代母操作,涤器汛扫之事皆与焉。」
2.引申为扫荡。《文选。扬雄。剧秦美新》:「况尽汛扫前圣数千载功业,专用己之私,而能享祐者哉?」
《漢語大詞典》:讨荡(討蕩)
征讨扫荡。 宋 刘挚 《劾吕惠卿》:“连遣部将 折克行 、 訾虎 ,相次以数万人入西界讨荡。”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二:“昨 夏国 稔恶,用师讨荡,臣随 王中正 出界。”
分類:征讨扫荡
《漢語大詞典》:平荡(平蕩)
亦作“ 平盪 ”。 扫荡平定。后汉书·梁统传:“ 高帝 受命诛暴,平荡天下,约令定律,诚得其宜。” 南朝 宋 鲍照 《建除》诗:“危乱悉平荡,万里置关梁。” 唐 康骈 剧谈录·裴晋公天津桥遇老人:“臣请以一詔追兵,可以平荡妖孽。” 唐 杜牧 《感怀》诗:“勃云走轰霆, 河南 一平盪。”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上:“取来年渡河,先斩 朱玫 李昌符 ,然后平盪 朱温 。”
《漢語大詞典》:荡除(蕩除)
扫荡灭除。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得精卒数万人,宿恶盪除,所过肃清。”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公制变以奇,盪除以杀。”
肃清,彻底消除。后汉书·苏竟传:“太白、辰星自亡 新 之末,失行筭度……或盈缩成鉤,或偃蹇不禁,皆大运荡除之祥,圣帝应符之兆也。” 唐 陆龟蒙 《彼农》诗之一:“世路巇险,淳风荡除。”明史·外国传二·安南:“愿兴弔伐之师,隆继絶之义,荡除奸凶。” 鲁迅 《坟·写在〈坟〉后面》:“倘非天纵之圣,积习当然也不能顿然荡除。”
《漢語大詞典》:驱攘(驅攘,敺攘)
驱攘:驱除;扫荡。旧唐书·马燧传:“两河鼎沸,寇盗横行; 燧 等虽志在勤王,竟莫能驱攘患难。” 宋 苏轼 《祭常山神祝文》:“若时赐霈泽,驱攘虫灾,以完我西成之资,岁秋九月,当与吏民復走庙下。”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共力驱攘,恢復旧疆。”
敺攘:驱除。 唐 元稹 《杜载监察御史制》:“念敺攘之略,诚在将军;奬飞驰之劳,宜加宪秩。”
分類:驱除扫荡
《国语辞典》:扫黄(扫黄)  拼音:sǎo huáng
扫荡、清除社会上的色情活动。如:「在凌晨的扫黄行动里,警方逮捕了数名从事非法性交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