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扪萝(捫蘿)
攀援葛藤。 南朝 梁 范云 《送沈记室夜别》诗:“捫萝正忆我,折桂方思君。” 唐 宋之问 《灵隐寺》诗:“捫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宋 王安石 《九井》诗:“捫萝挽蔦到山趾,仰见吹泻何峥嶸。” 清 俞正燮 《黟县山水记》:“捫萝挽葛,时有至者。”
分類:攀援葛藤
《國語辭典》:扪虱(捫蝨)  拼音:mén shī
前秦王猛年少穷苦,当东晋桓温兵进关中时,他去谒见,一面侃侃谈论天下事,一面捻著身上虱子,犹如旁若无人。典出《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后比喻态度从容,侃侃而谈。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二首之二:「披云睹青天,扪虱话良图。」
《國語辭典》:扪心(捫心)  拼音:mén xīn
抚摸胸口。表示自思反省。如:「自己扪心自问,此事无愧于任何人,所以也就心中坦然。」
《漢語大詞典》:扪腹(捫腹)
抚摸腹部。多形容饱食后怡然自得的样子。 唐 白居易 《饱食闲坐》诗:“捫腹起盥潄,下阶振衣裳。” 宋 苏轼 《寓居定惠院之东》诗:“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捫腹。” 宋 范成大 《劳畬耕》诗:“何曾识秔稻,捫腹尝果然。”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七:“﹝ 江暉 ﹞好以奇癖字作文。初若不易解,解之得平平耳。 王稚钦 有诗嘲之云:‘ 江生 突兀扬文风,千奇万怪难与穷……少年往往致讥评,生也不言但捫腹。’”
《漢語大詞典》:扪参(捫參)
抚摸参宿。形容山势极高。 宋 覃怀高 《水调歌头·游武夷》词:“几欲挐舟 九曲 ,便拟捫参絶顶,直下俯尘寰。”参见“ 捫参歷井 ”。
《國語辭典》:扪参历井(捫參歷井)  拼音:mén shēn lì jǐng
参,星名,为蜀地的分野。井,星名,是秦地的分野。扪参历井形容蜀道的高峻险阻。唐。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宋。陆游 答方寺丞启:「扪参历井,久困客游,煮海摘山,屡乘使传。」
《漢語大詞典》:扪天(捫天)
摸天。极言其高。《楚辞·九章·悲回风》:“据青冥而攄虹兮,遂儵忽而捫天。” 洪兴祖 补注:“捫,抚也。”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頫杳眇而无见,仰攀撩而捫天。” 唐 李白 《游太山》诗之六:“捫天摘匏瓜,怳惚不忆归。” 宋 朱熹 《自上封登祝融峰绝顶次敬夫韵》:“捫天滑青壁,俯壑崩银涛。”
分類:其高
《國語辭典》:扪舌(捫舌)  拼音:mén shé
1.持其舌,不使言语。《诗经。大雅。抑》:「莫扪朕舌,言不可逝矣。」明。刘荣嗣〈有感〉诗:「扪舌藏身消永日,随日曝背倚前檐。」
2.捲舌。宋。苏舜钦〈别邻几予赋高山诗以见意〉:「古也当贻言,在子可扪舌。」
分類:舌头发声
《國語辭典》:扪摸(捫摸)  拼音:mén mō
抚摸。如:「远离家乡二十馀载,今日重归故里,他环顾四周,扪摸著家门,不禁老泪纵横。」
分類:触摸摸索
《分类字锦》:莫扪(莫扪)
诗无易由言无曰苟矣莫扪朕舌言不可逝矣毛传莫无扪持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扪膝(捫膝)
摸膝。表示不屈。魏书·贾景兴传:“后 葛荣 陷 冀州 ,为 荣 所虏,称疾不拜。 景兴 每捫膝而言曰:‘吾不负汝。’以不拜 葛荣 故也。” 宋 岳珂 桯史·八阵图诗:“﹝ 喻汝礪 ﹞ 三嵎 人, 靖康 初为祠部外郎。伪 楚 之僭,集议秘省,簪弁恇慴, 喻 独捫其膝曰:‘此膝岂易屈者哉!’即日掛冠去。於是以‘捫膝’自号。”
分類:不屈
《漢語大詞典》:扪籥(捫籥)
籥,古代管乐器。寓言故事,有个生来就眼睛瞎的人,不知道太阳的样子。有人告诉他太阳光像蜡烛,他摸了摸蜡烛,后来摸到籥,也以为是太阳。见 宋 苏轼 《日喻》。后以“捫籥”喻瞎说一气。 清 顾炎武 《述古》诗:“哆口论性道,捫籥同矇瞽。”
《骈字类编》:上扪(上扪)
房元洛仙掌赋上扪星汉左控虞虢南耸群岭北临广陌
《漢語大詞典》:扪足(捫足)
以手摸足。史记·高祖本纪:“ 汉王 伤匈,乃捫足曰:‘虏中吾指!’” 司马贞 索隐:“捫,摸也。”魏书·傅永传:“昔 汉祖 捫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
《国语辞典》:虱空扪(虱空扪)  拼音:shī kōng mén
比喻才能无处施展。清。查慎行〈发贵阳留别大中丞杨公〉诗三首之三:「明镜何私颜欲换,清谈无用虱空扪。」
《骈字类编》:高扪(高扪)
徐陵太极殿铭高扪太乙正睹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