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39,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执戈
执友
执德
执锐
执干
执迷
执辔
自执
执心
执持
执著
执御
执柯
执守
执别
《分类字锦》:执戈(执戈)
周礼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元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殴疫
分类:
《國語辭典》:执友(執友)  拼音:zhí yǒu
志同道合的朋友。《礼记。曲礼上》:「僚友,称其弟也;执友,称其仁也。」《聊斋志异。卷一。娇娜》:「有执友令天台,寄函招之。」
《漢語大詞典》:执德(執德)
固守仁德;遵守道德规范。论语·子张:“执德不弘,信道不篤。”汉书·成帝纪:“朕执德不固,谋不尽下。” 清 姚鼐 《旌表贞节大姊六十寿序》:“姊独于其间遭离荼苦,执德秉节数十年,其亦可谓君子之女。”
《高级汉语词典》:执锐
手持兵器
《漢語大詞典》:执干(執幹)
犹主持,总管。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碧碧》:“怜汝家中纷紜,无执干者,故不惜爱女送来祗奉。”
分類:主持总管
《國語辭典》:执迷(執迷)  拼音:zhí mí
固执不悟。《旧唐书。卷五四。王世充传》:「四海之内,皆承正朔,唯公执迷,独阻声教。」《三国演义》第一九回:「布回顾宫曰:『陈登安在?』宫曰:『将军尚执迷而问此佞贼乎?』」
《國語辭典》:执迷不悟(執迷不悟)  拼音:zhí mí bù wù
坚持错误的观念而不醒悟。《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众一临,刑兹罔赦。」《红楼梦》第一一三回:「老爷太太原为是要你成人接续祖宗遗绪。你只是执迷不悟,如何是好!」
《漢語大詞典》:执辔(執轡)
(1).谓手持马缰驾车。《韩诗外传》卷一:“ 子贡 执轡而问曰:‘……今 陈 之修门者众矣,夫子不为式,何也?’”后汉书·北海靖王兴传:“ 显宗 之在东宫,尤见幸待,入侍讽诵,出则执轡。”镜花缘第八三回:“所以 信陵君 为 侯生 执轡, 张子房 为 圯上老人 纳履,后来兴王定霸,做出许多事业。”
(2).引申为驾驭能力。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观其体赡而律调,辞清而志显,应物掣巧,随变生趣,执轡有餘,故能缓急应节矣。”
《韵府拾遗 缉韵》:自执(自执)
礼记请诵其所闻而吾子自执焉疏师乙荅子贡请为论述不敢定其所宜故请诵其所闻之诗令子贡自量已性执处所宜之歌
分类:自执
《漢語大詞典》:执心(執心)
(1).犹秉性。 汉 刘向 列女传·赵将括母:“父子不同,执心各异。”北史·赵肃传:“ 肃 久在理官,执心平允,凡所处断,咸得其情。”
(2).谓心志专一坚定。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一:“ 彭 为郡吏,执心坚守,是其节也。” 唐 顾况 《瑶草春》诗:“执心轻 子都 ,信节冠 秋胡 。”
《漢語大詞典》:执持(執持)
(1).握持;掌握;控制。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诸侯拘迫 汉 制,牧相执持之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古爵羽觞:“盖通身全是一爵也,惟右偏著耳,以便执持,如屈巵然。”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人必发挥自性,而脱观念世界之执持。”
(2).操守。明史·唐胄传:“ 胄 耿介孝友,好学多著述,立朝有执持,为 岭南 人士之冠。”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王东皋:“ 汤阴 王东皋 ,官文选郎中,清介有执持,为本朝吏部第一。”
(3).指所坚持的观念见解。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大臣被论:“又弹 李晋江 诸疏,往往指其学问之僻,执持之拗,全是 王介甫 。”
(4).谓拘泥,固执。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拟播布美术意见书》:“沾沾於用,甚嫌执持。”
《国语辞典》:执著(执著)  拼音:zhí zhuó
佛教上指将人、现象、思想、经验等视为真实不变,而生起贪著的心态。后泛指坚持某一观点而不改变。《水浒传》第二二回:「我只怕雷横执著,不会周全人,倘或见了兄长,没个做圆活处。」
《漢語大詞典》:执御(執御)
(1).驾车。论语·子罕:“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吾执御矣。’” 明 张凤翼 《红拂记·杨公完偶》:“本当执御以侍 晏婴 ,非敢泛舟而希 范蠡 。”
(2).犹掌事。 唐 杨炯 《隰川县令李嘉墓志铭》:“将军 李牧 ,人主愿其同时; 河 尹 李膺 ,天下思其执御。”
分類:驾车
《國語辭典》:执柯(執柯)  拼音:zhí kē
语本《诗经。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指为人作媒。元。康敬之《李逵负荆》第四折:「我也则要洗清你这强打挣的执柯人。」《聊斋志异。卷二。莲香》:「生出,浼女舅执柯,媪议择吉赘生。」也作「作伐」。
分類:作媒
《國語辭典》:执守(執守)  拼音:zhí shǒu
坚守、固守。宋。范仲淹 上时相议制举书:「然必顾瞻礼义,执守规矩,不犹愈于学非而博者乎!」《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崔家兴哥一去十五年,不通音信,今兴娘年已长成,岂可执守前说,错过他青春。」
《漢語大詞典》:执别(執别)
谓握手告别。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刘孝绰书》:“执别 灞 滻 ,嗣音阻阔。”北齐书·神武帝纪上:“ 神武 亲送之郊,雪涕执别,人皆号慟,哭声动地。”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下:“昔人临歧执别,回首引望,恋恋不忍遽去。”
分類:握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