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打抱不平  拼音:dǎ bào bù píng
仗义救助被欺压者的行为。《红楼梦》第四五回:「昨儿还打平儿呢,亏你伸的出手来!……气得我只要给平儿打抱不平儿。」《文明小史》第一一回:「然其中也有真来报仇的,也有来打抱不平的。」
《漢語大詞典》:打不平
打抱不平。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一讲:“ 俄国 革命以后, 斯拉夫 民族生出了甚么思想呢?他们主张抑强扶弱,压富济贫,是专为世界上伸张公道打不平的。” 茅盾 《子夜》十三:“工会里分党分派,本来不关我的事;不过我是爱打不平的。”
《國語辭典》:武侠(武俠)  拼音:wǔ xiá
身怀武艺、仗义行侠的人。
《国语辞典》:轻财任侠(轻财任侠)  拼音:qīng cái rèn xiá
轻视财物而好打抱不平。明。梅鼎祚《玉合记》第九出:「轻财任侠,也属微尘。」
《国语辞典》:拔刀相济(拔刀相济)  拼音:bá dāo xiāng jì
出面替人打抱不平。明。汤显祖《紫钗记》第五二出:「想起黄衫豪客也,女伴们袖手傍观,英雄拔刀相济。」也作「拔刀相助」。
《國語辭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拼音:lù jiàn bù píng,bá dāo xiāng zhù
(谚语)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加以干涉。比喻见义勇为,打抱不平。元。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幸得彼处上司道我是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士,屡次著我捕盗,有功加授巡检之职。」《儒林外史》第一二回:「一生性气不好,惯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也作「路见不平,拔剑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