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借问(借問)  拼音:jiè wèn
1.询问。《宋书。卷八七。萧惠开传》:「虑兴宗不能诣己,戒勒部下:『蔡会稽部伍若借问,慎不得答。』惠开素严,自下莫敢违犯。」唐。任华 寄杜拾遗诗:「杜拾遗,知不知,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吾怪异奇特借问,果然称是杜二之所为。」
2.请问。为向人打听情况时的客气话。唐。崔颢 长干曲四首之一:「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水浒传》第三回:「史进道:『借问经略府内有个东京来的五教头吗?』」
3.诗中常见的假设性问语。一般用于上句,下句即作者自答。晋。陶渊明〈悲从弟仲德〉诗:「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唐。韩愈送僧澄观〉诗:「借问经营本何人?道人澄观名籍籍。」
《國語辭典》:咨询(諮詢)  拼音:zī xún
咨商、询问。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诸子》:「至鬻熊知道,而文王咨询,馀文遗事,录为鬻子。」
《國語辭典》:询问(詢問)  拼音:xún wèn
咨询查问。《后汉书。卷二十五。刘宽传》:「时京师地震,特见询问。」
分類:询问打听
《漢語大詞典》:问信(問信)
(1).打听信息。《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他归你家十来日了,如何到来这里问信。”红楼梦第七七回:“恨不得一时亮了就遣人去问信。”
(2).过问。 黄远庸 《旧历新年之一瞥》:“请他们不必问信,办到数月之后,再来问信,包办几个月再看。”
《国语辞典》:探消息  拼音:tàn xiāo xī
打听消息。《薛仁贵征辽事略》:「今天子将鄂国公往看白玉山,到今未回,吾想必遭辽兵所困。诸将等!谁敢探其消息。」《红楼梦》第五七回:「黛玉不时遣雪雁来探消息,这边事务尽知,自己心中暗叹。」
《漢語大詞典》:探明
(1).打听或研究明白。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有寄 许先生 一函,因不知其住址,乞兄探明,封好转寄。”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探明各种文化的亲戚关系是必要的。”
(2).勘探清楚。《人民日报》1964.3.19:“全世界共探明的原油储量从一百三十亿吨增加到三百九十六亿吨。”
《漢語大詞典》:传问(傳問)
(1).辗转打听。汉书·楚元王传:“传问民间,则有 鲁国 桓公 、 赵国 贯公 、 胶东 庸生 之遗学与此同,抑而未施。”
(2).传讯。昆曲十五贯第一场:“若有状纸,先打四十,等候传问。”
《國語辭典》:打探  拼音:dǎ tàn
探听消息。元。无名氏《黄花峪》第三折:「奉著俺宋江哥哥将令,去水南寨里打探事情。」《三国演义》第二回:「朱俊引兵围住阳城攻打,一面差人打探皇甫嵩消息。」
《國語辭典》:探信  拼音:tàn xìn
打探信息。如:「他前去探信,一有结果,马上会回来通报。」
《漢語大詞典》:款问(款問)
(1).犹审问。太平广记卷一二四引《报应录》:“适见前任 吉州 牧 钟初 ,荷大铁枷,著黄布衫,手足械繫,冥司勘非理杀人事,款问甚急。”
(2).叩问,打听。《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 冯京 ﹞正要款问仔细, 金光洞主 起身对 冯相 道:‘敝洞荒凉,无以看玩。’”
《國語辭典》:做眼  拼音:zuò yǎn
做向导或探报消息。《水浒传》第一八回:「当下便差八个做公的,一同何涛、何清,连夜来到安乐村,叫了店主人做眼,径奔到白胜家里。」《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沈公沈婆得那贼道东西,替他做眼,一夥人干这等事,如何不做手脚?」
《國語辭典》:哨探  拼音:shào tàn
1.军队所派遣侦探敌情的人。
2.探听、打听。《三国演义》第五八回:「当夜马超却先使成宜引三十骑往前哨探。成宜见无人马,径入中军。」《红楼梦》第一二回:「二爷说什么,替你哨探哨探去。」
《國語辭典》:讨信(討信)  拼音:tǎo xìn
索取消息、回音。《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你可随船回去,对安人说声,不消记念!我只在这师父寺里看书,场毕,我自回来,也不须教人来讨信得。」《红楼梦》第二四回:「后日起更以后,你来讨信儿。」
《漢語大詞典》:探讯(探訊)
打听消息。 沈从文 《牛》:“ 大牛伯 只有成天到保长家去探讯一件事可做。”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三章:“ 曹区长 从二乡 牛圈塌 打发来探讯的两个人,在南山上吼叫 石得富 。”
分類:打听消息
《国语辞典》:细探人(细探人)  拼音:xì tàn rén
打听消息的人。也称为「探细人」、「探事人」。
分类:打听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