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6
词典
1
分类词汇
35
共35,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3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炮灰
稳扎稳打
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鸣金击鼓
屡战屡败
每战皆北
盛食厉兵
战不旋踵
佣兵
班师回朝
兵出无名
动众劳师
不战而破
斗而铸锥
兵闻拙速
《國語辭典》:
炮灰
拼音:
pào huī
1.炮弹爆炸后所留下的灰烬。
2.比喻被迫参加战争而送命的士兵。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殖民地国家的百姓被派往前线当炮灰,真是人伦的悲剧!」
分類:
被迫
参加
炮火
火烧
义战
战争
灰烬
打仗
送死
送命
士兵
《國語辭典》:
稳扎稳打(穩紮穩打)
拼音:
wěn zhá wěn dǎ
稳健切实,逐步进行。如:「他做事是最稳扎稳打的,你大可信赖他。」也作「稳札稳打」。
分類:
稳当
做事
有把握
打仗
扎营
《國語辭典》:
养军千日,用在一朝(養軍千日,用在一朝)
拼音:
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zhāo
长期培训军队,以备外敌入侵时应急之需。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三折:「主公,可不道,养军千日,用在一朝。为臣子要尽忠报国也呵!」清。洪升《长生殿》第二六出:「自古养军千日,用在一朝。臣等呵,无能灭虎狼,无能灭虎狼,空愧熊罴将。」也作「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养军千日,用军一时」、「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分類:
长期
供养
训练
练军
军队
一旦
用兵
打仗
《国语辞典》:
鸣金击鼓(鸣金击鼓)
拼音:
míng jīn jí gǔ
敲锣打鼓。古时打仗用来指挥士兵前进后退的信号,藉以助势或示威。如:「他传令军士们鸣金击鼓,准备一举攻下敌人的城池。」
分类:
敲锣打鼓
打仗
指挥
士兵
前进
后退
信号
《国语辞典》:
屡战屡败(屡战屡败)
拼音:
lǚ zhàn lǚ bài
每次打仗都失败。如:「他屡战屡败,失去了主帅对他的信任。」
分类:
每次
打仗
失败
《国语辞典》:
每战皆北(每战皆北)
拼音:
měi zhàn jiē běi
每次打仗都败北。比喻在竞赛中都失败。如:「他所参加的考试每战皆北。」
分类:
每次
打仗
败北
竞赛
中都
失败
《国语辞典》:
盛食厉兵(盛食厉兵)
拼音:
shèng shí lì bīng
充实粮食,磨利兵器。形容作好打仗的准备。《商君书。兵守》:「壮男之军,使盛食厉兵,陈而待敌。」
分类:
充实
粮食
磨利
利兵
兵器
好打
打仗
准备
《国语辞典》:
战不旋踵(战不旋踵)
拼音:
zhàn bù xuán zhǒng
上战场打仗时,脚跟不向后转。形容作战勇往直前,毫不畏缩。《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分类:
上战
战场
打仗
脚跟
向后
作战
勇往直前
《国语辞典》:
佣兵(佣兵)
拼音:
yōng bīng
1.受雇替别的国家卖命打仗的人。
2.受雇替别的国家从事某项竞赛的人。如:「这支棒球队雇了许多外籍佣兵,好像进了联合国。」
分类:
受雇
雇替
国家
从事
卖命
打仗
竞赛
《国语辞典》:
班师回朝(班师回朝)
拼音:
bān shī huí cháo
调回出去打仗的军队,或指出征的军队胜利归来。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你奉圣旨破吐蕃、定西夏,班师回朝,便当请功受赏。」《三国演义》第一一三回:「忽使命至,诏维入朝。维不知何事,只得班师回朝。」
分类:
调回
出去
打仗
军队
指出
出征
胜利
归来
《国语辞典》:
兵出无名(兵出无名)
拼音:
bīng chū wú míng
没有正当的理由出兵打仗。亦可引喻为做事缺乏正当理由。《汉书。卷一。高帝纪上》:「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也作「师出无名」。
分类:
有正
正当
理由
出兵
打仗
引喻
做事
缺乏
当理
《国语辞典》:
动众劳师(动众劳师)
拼音:
dòng zhòng láo shī
大规模兴兵打仗。后指动用很多人力去做某件事,多含有小题大作的意思。《西游记》第三回:「一则不动众劳师,二则收仙有道也。」
分类:
大规模
兴兵
打仗
后指
指动
动用
人力
《国语辞典》:
不战而破(不战而破)
拼音:
bù zhàn ér pò
不必打仗就取得胜利。《三国演义》第一五回:「乘虚掩之,可不战而破也。」
分类:
不必
打仗
取得
得胜
胜利
《國語辭典》:
斗而铸锥(鬥而鑄錐)
拼音:
dòu ér zhù zhuī
比喻时机已丧失。《黄帝内经素问。卷一。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也作「斗而铸兵」。
分類:
打仗
制造
武器
事到临头
办法
《漢語大詞典》:
兵闻拙速(兵聞拙速)
谓用兵打仗当求速胜而不计战法的巧拙。
《
孙子·作战
》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杜牧 注:“攻取之间,虽拙於机智,然以神速为上。盖无老师、费财、钝兵之患。”
《
晋书·闵王司马承传
》
:“足下若能卷甲电赴、犹或有济;若其狐疑,求我枯鱼之肆矣。兵闻拙速,未覩工迟。”
《
南史·贼臣传·侯景
》
:“莫若直掩 扬都 , 临贺 反其内,大王攻其外,天下不足定也。兵闻拙速,不闻工迟,令今便须进路,不然 邵陵 及人。”
分類:
用兵
打仗
不计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