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扁担花(扁擔花)
方言。老虎。《中国民间故事选·科斗毛人的故事》:“笼里关着一只大扁担花,四个士兵被压得汗流浃背,喘不过气来。”《中国民间故事选·科斗毛人的故事》:“ 白鼻子 土司王站在山顶上打望,只见扁担花像一阵风奔到 科斗毛人 把守的卡子跟前去了。”
分類:方言老虎
《漢語大詞典》:扁舟乘兴(扁舟乘興)
晋 王徽之 居 山阴 ,雪夜念及好友 戴逵 ,即乘小船去 剡溪 访之。经宿方至,至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后因以“扁舟乘兴”为访友的典故。 明 高启 《题朱氏梅雪轩》诗:“雪晴花发须相记,我亦扁舟乘兴来。”参见“ 访戴 ”。
《國語辭典》:访戴(訪戴)  拼音:fǎng dài
晋王徽之雪夜乘兴坐小船往剡溪访戴逵的胜事。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后为拜访朋友的代称。唐。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诗:「访戴昔未偶,寻稽此相得。」
分類:访友
《漢語大詞典》:扁舟兴尽(扁舟興盡)
谓访友兴尽而归。 宋 张元干 《跋赵唐所藏访戴图》诗之一:“人踪鸟迹俱沉寂,独有扁舟兴尽归。”参见“ 扁舟乘兴 ”。
分類:访友
《漢語大詞典》:扁舟乘兴(扁舟乘興)
晋 王徽之 居 山阴 ,雪夜念及好友 戴逵 ,即乘小船去 剡溪 访之。经宿方至,至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后因以“扁舟乘兴”为访友的典故。 明 高启 《题朱氏梅雪轩》诗:“雪晴花发须相记,我亦扁舟乘兴来。”参见“ 访戴 ”。
《漢語大詞典》:扁针
泛指高明的医术。 明 陈子龙 《上石斋师》:“方将乞 媧 石而补苍昊,求 扁 鍼以返营魂。”参见“ 扁鹊 ”。
分類:高明医术
《國語辭典》:扁鹊(扁鵲)  拼音:biǎn què
春秋战国时名医。姓秦,名越人。唯《史记》所载扁鹊故事,则非一人,而以扁鹊为良医的代称。因居于卢国,故也称为「卢医」。《列子。汤问》:「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文选。枚乘。七发》:「虽令扁鹊治内,巫咸治外,尚何及哉!」
《漢語大詞典》:扁圆
呈圆形而厚度较小的。例如:扁圆食品盒;扁圆的叶。
椭圆
《漢語大詞典》:扁形动物
无脊椎动物的一门,身体呈扁形,有的雌雄同体,如绦虫,有的雌雄异体,如血吸虫。
《漢語大詞典》:扁心
褊心。心地狭窄。 明 何景明 《与何粹夫书》:“先生乃復欲愤世自遂,长往之情得矣,恐不免于扁心之讥,而或繆于义退之道也。”
《漢語大詞典》:扁担社(扁擔社)
元 代的一种民间组织。元史·泰定帝纪一:“﹝ 泰定 二年九月﹞甲寅,禁饥民结扁担社,伤人者杖一百,著为令。”
《漢語大詞典》:扁担舞(扁擔舞)
壮 族民间的一种舞蹈。流行于 广西 一带。舞者多为双数,四人至二十人不等,演时舞者围在长凳或木槽旁,各持扁担的一头,有节奏地敲击着长凳或木槽,使其发出响亮的声音,并边歌边舞。主要表现生产劳动过程及祝贺丰收的愉快心情。《中国民间故事选·犁耙牛》:“这天夜里, 塔加 把犁耙牛带到坪子上……人们围着它,唱着甜甜的山歌,跳着愉快的扁担舞,好热闹呵!”
《漢語大詞典》:扁担星(扁擔星)
牵牛星的俗称。 周立波 《禾场上》:“扁担星又叫牵牛星,他的堂客叫做织女星。”
分類:牵牛星
《漢語大詞典》:扁对(扁對)
匾额上的对联。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凡神庙扁对,难其用成语而有味。”
分類:匾额对联
《漢語大詞典》:扁钢
由滚轧锭制成的钢,其截面宽度至少是厚度两倍
长方形截面的轧制金属棒材
《漢語大詞典》:扁骨
扁平的骨头,如髂骨、大多数颅骨等。
《漢語大詞典》:扁巾
普通人戴的头巾。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传歌》:“浄扁巾、褶子,扮 苏崑生 上。”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钦定士阶条例》:“秀士帽则用扁巾,或缎或縐。”
《漢語大詞典》:扁枯
偏枯,偏瘫。尚书大传卷五“ 禹 其跳, 汤 扁……扁者枯也” 汉 郑玄 注:“言 汤 体半小,象扁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