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52,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鏖战
战骨
出战
战阵
苦战
争战
战后
战战
攻战
酣战
战罢
大战
善战
战慄
战越
《國語辭典》:鏖战(鏖戰)  拼音:áo zhàn
激烈战斗。《新唐书。卷一四三。王翃传》:「翃乃移书义、藤二州刺史,约皆进讨,引兵三千与贼鏖战,日数遇。」《西游记》第七回:「调三十六员雷将齐来,把大圣围在垓心,各骋凶恶鏖战。」
《漢語大詞典》:战骨(戰骨)
战死者的骸骨。 唐 李颀 《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 汉 家。” 元 萨都剌 《送王御史》诗:“草满畬田多战骨,花飞驛路少人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庙堂有策军书急,天地无情战骨多。”
分類:死者骸骨
《國語辭典》:出战(出戰)  拼音:chū zhàn
出外作战。《墨子。节葬下》:「若苟乱,是出战不克,入守不固。」《三国演义》第五三回:「不须老将军出战,只就某手中定活捉关某。」
《漢語大詞典》:战阵(戰陣)
亦作“ 战陈 ”。
(1).作战的阵法。左传·成公七年:“教 吴 乘车,教之战陈,教之叛 楚 。”《后汉书·刘陶传》:“今 西羌 逆类,私署将帅,皆多 段熲 时吏,晓习战陈,识知山川。” 郑观应 《盛世危言·学校》:“文武归为一途,儒知战阵,将知仁义,则弊去。”
(2).交战对阵。《礼记·祭义》:“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后汉书·吴汉传:“诸将见战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三国演义》第一○四回:“ 王平 、 廖化 ……等皆忠义之士,久经战阵,多负勤劳,堪可委用。”
(3).阵列;阵营。 唐 韩愈 《南山诗》:“或屹若战阵,或围若蒐狩。” 鲁迅 《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
《國語辭典》:苦战(苦戰)  拼音:kǔ zhàn
艰苦奋战。如:「经过浴血苦战,终于赢得最后胜利。」唐。杜甫〈江亭〉诗:「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西湖佳话。钱塘霸迹》:「刘营将士苦战多时,忽听得主帅已逃,便心灰意懒,尽皆败走。」
《國語辭典》:争战(爭戰)  拼音:zhēng zhàn
打仗、作战。《战国策。赵策四》:「是以攻齐之已弊,救与秦争战也。」《三国演义》第二八回:「云长、元让,休得争战!」
《漢語大詞典》:战后
某次战争以后。例如:战后问题。
分類:战后战争
《漢語大詞典》:战战(戰戰)
(1).戒慎貌;畏惧貌。逸周书·大匡:“在昔 文 考战战,惟时祇祇。”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民困则多离叛,其祸必振矣,可不战战以待旦乎?可不慄慄而虑危乎?” 宋 司马光 《上皇太后疏》:“方今天下之势危如累卵,大小战战,忧虑百端。”
(2).为发抖貌。 清 林嗣环 《秋声诗》序:“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丁玲 《水》:“头发脱光了的老外婆,又战战的用着那干了的声音自语起来。”
(3).象声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妖术:“公急跃避,矢贯於壁,战战有声。”
《國語辭典》:攻战(攻戰)  拼音:gōng zhàn
攻击战斗。《墨子。非攻中》:「计莒之所以亡于齐越之闻者,以是攻战也。」
《國語辭典》:酣战(酣戰)  拼音:hān zhàn
持久激烈的争战。《韩非子。十过》:「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薛仁贵征辽事略》:「仁贵遂卸盔袒甲酣战,辽兵稍退。」
分類:激战
《韵府拾遗 祃韵》:战罢(战罢)
张正见诗战罢披军策还嗟李少卿傅縡斗鸡诗还同战胜罢耿介寄前鸣
《國語辭典》:大战(大戰)  拼音:dà zhàn
1.大规模的战争。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星际大战」。明。张岱《陶庵梦忆。卷一。金山夜戏》:「余呼小仆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
2.激烈地作战。《后汉书。卷六五。皇甫张段列传。段颎》:「颎下马大战,至日中,刀折矢尽,虏亦引退。」《三国演义》第二回:「是时曹操自跟皇甫嵩讨张梁,大战于曲阳。」
《國語辭典》:善战(善戰)  拼音:shàn zhàn
善于作战。《孙子。谋攻》:「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
分類:善战作战
《漢語大詞典》:战慄(戰慄)
见“ 战栗 ”。
分類:战慄
《國語辭典》:战慄(戰慄)  拼音:zhàn lì
因恐惧、寒冷或激动而颤抖。晋。羊祜 让开府表:「智力不可强进,恩宠不可久谬,夙夜战慄,以荣为忧。」《三国演义》第三回:「厉声问:『天子何在?』帝战慄不能言。」也作「颤慄」。
《漢語大詞典》:战越(戰越)
因惶恐而战栗。越,殒越,惶恐。多用于章表或上书。 唐 张九龄 《进龙池圣德颂状》:“谨随封进以闻。尘黷宸严,伏增战越。” 唐 元稹 《为严司空谢招讨使表》:“天光下济,圣泽逾深。捧詔慙惶,心魂战越。” 宋 苏辙 《上洪州孔大夫论徐常侍坟书》:“ 辙 言非所职,干冒高明,不胜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