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播送  拼音:bò sòng
用无线电波或声波传播讯息或放送音乐。也作「播放」。
《國語辭典》:差额选举(差額選舉)  拼音:chā é xuǎn jǔ
在选举时,候选人的名额应该多于当选名额的一种制度。可使选民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亦能使候选人进行公平竞争。通常实行于民主国家。也称为「不等额选举」。
《國語辭典》:安全灯(安全燈)  拼音:ān quán dēng
可以防止引起混合气爆炸的灯。灯的外围,有精细铁纱罩,可携入煤矿坑,不使与煤气接触,故无爆裂的危险,最普通的为英化学家达佛(Davy)所创制。也称为「达佛灯」。
《國語辭典》:半吊子  拼音:bàn diào zi
1.不通事理,行事卤莽的人。如:「他是个半吊子!事情还没弄清楚就妄下断语,自作主张。」也称为「半彪子」。
2.比喻对事物一知半解。如:「越是专家,越不敢妄下断语;越是半吊子,反而越会口出狂言。」也称为「半瓶醋」。
《漢語大詞典》:饱谙世故(飽諳世故)
谓对世态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丰富的处世经验。 宋 楼钥 《吴参议达观斋》诗:“ 吴侯 晚到东海滨,饱諳世故无戚欣。”
《漢語大詞典》:大人不见小人怪(大人不見小人怪)
旧谓位高或有德者对位低或无德者的过错不见怪。《兴唐传》第十二回:“常言道:大人不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为他们无知,二看卑职我的面上,您就恕过他们吧。”
《國語辭典》:存案  拼音:cún àn
向政府或相关机关登记备案。《文明小史》第四二回:「一面传齐各书铺主人,先具一结,存案备查。」
《漢語大詞典》:签注(簽注)
(1).在文稿或书籍中贴上或夹上纸条,写出可供参考的材料。今多指在送首长批阅的文件上,由经办人注出拟如何处理的初步意见。 胡适 《梁任公〈墨经校释〉序》:“ 梁任公 先生近来把他十馀年来读《墨子经上下》四篇随时做的签注,辑为一书,写成《墨经校释》四卷。”
(2).在证件表册上批注意见或有关事项。
《漢語大詞典》:偶然事件
突然的、未预料到的且非故意的或有意的对接受保险的人将造成损害的行为或事件
指意外地和非预谋而发生的某事。例如:一次灾难性的偶然事件;一次不寻常的偶然事件。
《国语辞典》:拼花地板  拼音:pīn huā dì bǎn
由素面或有花色的地板建材,所拼铺出有图案花样的地板。
《漢語大詞典》:矢在弦上,不得不发(矢在弦上,不得不發)
比喻事情到了不得不做或有话非说不可的时刻。太平御览卷五九七引 晋 王沉 魏书:“ 陈琳 作檄,草成,呈 太祖 。 太祖 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 琳 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疾病。’ 太祖 平 鄴 ,谓 陈琳 曰:‘君昔为 本初 作檄书,但罪孤而已,何乃上及父祖乎!’ 琳 谢曰:‘矢在弦上,不得不发。’ 太祖 爱其才,不咎。”
《國語辭典》:时间性(時間性)  拼音:shí jiān xìng
事物的价值及效益因时间因素而改变的特性。如:「生鲜食品讲求鲜度,保鲜期具有一定的时间性,不要因为特价而勉强选购。」
《國語辭典》:申请书(申請書)  拼音:shēn qǐng shū
向行政机关或上级提出请求事项的文书。如:「有意承办此项活动者,请提交申请书。」
《國語辭典》:认帐(認帳)  拼音:rèn zhàng
1.承认帐目。如:「这笔帐款有你的签名,不怕你不认帐。」
2.承认自己所做的事。《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三:「闻得往取几番,彼家不敢认帐,若得官力,也可追出。」《红楼梦》第八一回:「没有对證,赵姨娘那里肯认帐。」
《漢語大詞典》:三头六面(三頭六面)
谓当着众人或有关各方之面。 清 李渔 《风筝误·释疑》:“究竟不得明白,方纔在这边三头六面,认将出来,方纔晓得是这本新戯。”
分類:众人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