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成都
中国四川省省会和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之一。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成都平原中心。面积3861平方公里。人口401万(1982)
《國語辭典》:成都市  拼音:chéng dū shì
城市名。四川省省会,位于成都平原东南,岷江船运的终点,是该省西部的陆运中心。商业繁盛,交通便利。市内街道、建筑平整宽阔,风景明秀,多古迹名胜。因五代蜀后主孟昶于城口遍种芙蓉,故也称为「蓉城」。
《漢語大詞典》:成都卜
见“ 成都卖卜 ”。
《國語辭典》:成都卖卜(成都賣卜)  拼音:chéng dū mài bǔ
汉人严君平在成都以卜筮为生,得钱可自足,即闭帘读书,著书十馀万言。见《汉书。卷七二。王吉等传。序》。后用以比喻隐居自给自足的生活。北周。庾信〈奉和赵王隐士〉诗:「霸陵采樵路,成都卖卜钱。」
《分类字锦》:成都八百
蜀志诸葛亮传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馀饶
分类:
《分类字锦》:成都称妙(成都称妙)
初学记山谦之丹阳记曰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吴亦资西蜀益州记曰锦城在益州南笮桥东流江南岸昔蜀时故锦宫也其处号锦里城墉犹在
分类:锦绣
《國語辭典》:成都卖卜(成都賣卜)  拼音:chéng dū mài bǔ
汉人严君平在成都以卜筮为生,得钱可自足,即闭帘读书,著书十馀万言。见《汉书。卷七二。王吉等传。序》。后用以比喻隐居自给自足的生活。北周。庾信〈奉和赵王隐士〉诗:「霸陵采樵路,成都卖卜钱。」
《國語辭典》:成都平原  拼音:chéng dū píng yuán
地名。位于四川省西部,由岷江、沱江冲积而成。土壤肥沃,内有都江堰灌溉工程,自古农业即很发达。面积约六千八百馀平方公里,为四川盆地内最大的平原。
《分类字锦》:成都水淬
蒲元传君性多奇思于斜谷为诸菖亮铸刀三千口刀成自言汉水钝弱不任淬用蜀江爽烈是谓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乃命人于成都取江水君以淬刀以竹筒纳铁珠满中举刀断之应手虚落
分类:
《漢語大詞典》:三徙成都
相传 舜 三度迁移,百姓慕德而从,所至处自成都邑。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庄子·徐无鬼:“ 舜 有羶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至 邓 之虚,而有十万家。” 成玄英 疏:“ 舜 避 丹朱 ,又不愿众聚,故三度逃走,移徙避之。百姓慕德,从者十万,所居之处,自成都邑。” 晋 稽康 《难养生论》:“且凡圣人,有损己为世,表行显功,使天下慕之,三徙成都者。”亦作“ 三徙成国 ”。吕氏春秋·贵因:“ 舜 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