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成身
犹修身。礼记·哀公问:“公曰:‘敢问何谓成身?’ 孔子 对曰:‘不过乎物。’”吕氏春秋·尊师:“知之盛者莫大於成身,成身莫大於学。”《孔子家语·致思》:“ 孔子 谓弟子曰:‘二三子识之,水且犹可以忠信成身亲之,而况於人乎!’” 清 吴敏树 《为守斋五叔父暨张叔母五旬双庆之序》:“苟其学问足以成身,文章足以持论,功业足以施於当时,如是则为才贤人矣。”
分類:成身修身
《國語辭典》:功成身退  拼音:gōng chéng shēn tuì
功业成就后,就退休归隐。《后汉书。卷一六。邓禹传》:「功成身退,让国逊位,历世外戚,无与为比。」也作「功遂身退」、「身退功成」。
分類:自身隐退
《漢語大詞典》:受形
形成身体之形。列子·力命:“禀生受形,既有制之者矣。”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骈胎:“ 南齐 褚侍中 澄 医説论受形有云:‘阴阳俱至,非男非女之身;积血散分,駢胎品胎之兆。’”
分類:成身身体
《国语辞典》:急火攻心  拼音:jí huǒ gōng xīn
因情绪太过激动,而造成身心一时的不适。《红楼梦》第一三回:「不用忙,不相干。这是急火攻心,血不归经。」
《国语辞典》:药物成瘾(药物成瘾)  拼音:yào wù chéng yǐn
使用药物成习,需继续施用,否则会造成身心难以忍受。若停止使用,可能出现药物戒断症状,常见于毒品滥用。也称为「药瘾」。
《国语辞典》:营养不良(营养不良)  拼音:yíng yǎng bù liáng
营养素的供给不适于身体的需要,或忽略了某些营养素而造成身心不适的状况。
五法成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五相成身)
五相成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五相成身观,五转成身,五法成身。一通达菩提心,二修菩提心,三成金刚心,四證金刚身,五佛身圆满。成此五相之观而显得金刚界之佛身也。金刚顶大教王经一说一切义成就菩萨(悉多太子),蒙诸佛警觉开示而修證五相之轨则。十八会指归曰:「毗虑遮那佛受用身,以五相现成等正觉。五相者,所谓通达本心、修菩提心、成金刚心、證金刚身、佛身圆满,此则五智通达。」菩提心论曰:「一是通达心、二是菩提心、三金刚心、四金刚身、五是證得无上菩提获金刚坚固身也。然此五相具备方成本尊身也。」一、通达菩提心者,初心行者,蒙阿阇梨之开示,始观吾质多心(第六识之缘虑心),为圆明之月轮,其径仅一肘量。月轮之圆明者,表本有之菩提心自性清净也。是始通入性德之菩提心,故名通达菩提心。行者依此观,渐拂无明妄想之念。金刚界仪轨说通达菩提心之文曰:「诸佛同音言:汝当观自心,久住谛观察,不见自心相。礼佛足白言:最胜尊,我不见自心,此心为何相?诸佛咸告言:心相难测量,授与心真言,即诵彻心明,观心如月轮,若在轻雾中。如是谛观察。」二、修菩提心者,更观菩提心之月轮之位也。是于性德之菩提心发修法之菩提心,故名修菩提心。此有广歛二观:广者,渐广月轮,使之周遍无边;歛者,渐歛之而为一肘量。如是数数广歛也。三、成金刚心者,欲加持此菩提心,使能坚固,犹如金刚,而于心月轮观五股金刚之位也。四、證金刚身者,其观全成就而为自身三昧耶身之位也。五、佛心圆满者,自己五股金刚之三昧耶身变而为大日如来,其眷属围绕,而坐于其中央之位也。此五相成身云者,谓五相之观成,即成就佛身之义也。为此五相成身观,用阿弥陀之妙观察智定。三摩地仪轨云:行者欲入金刚定,先住妙观察智定。定慧二羽仰相叉,进禅力智各相柱。以此妙观印修三摩地,即得如来之不动智。问何故以是定为妙观察智之定?答曰:观诸法之性相及自相共相,而不断说法之疑者,妙观察智之妙用也。今观诸法之如幻等观自心界之理,故为妙观察智。且无识心三昧五相成身,皆用弥陀之定印,故以之为妙观察智也。又守护国经说菩提心所说第五之一相成身;心地观经说第一、第二、第三之三相成身;摄真实经说十相成身。又日本智證立八相成身。
【佛学常见辞汇】
五相具备而成就佛身的观法。菩提心论说:「一是通达心,二是菩提心,三是金刚心,四是金刚身,五是證得无上菩提获金刚坚固身也。」
五相成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五相成身观,五转成身,五法成身。一通达菩提心,二修菩提心,三成金刚心,四證金刚身,五佛身圆满。成此五相之观而显得金刚界之佛身也。金刚顶大教王经一说一切义成就菩萨(悉多太子),蒙诸佛警觉开示而修證五相之轨则。十八会指归曰:「毗虑遮那佛受用身,以五相现成等正觉。五相者,所谓通达本心、修菩提心、成金刚心、證金刚身、佛身圆满,此则五智通达。」菩提心论曰:「一是通达心、二是菩提心、三金刚心、四金刚身、五是證得无上菩提获金刚坚固身也。然此五相具备方成本尊身也。」一、通达菩提心者,初心行者,蒙阿阇梨之开示,始观吾质多心(第六识之缘虑心),为圆明之月轮,其径仅一肘量。月轮之圆明者,表本有之菩提心自性清净也。是始通入性德之菩提心,故名通达菩提心。行者依此观,渐拂无明妄想之念。金刚界仪轨说通达菩提心之文曰:「诸佛同音言:汝当观自心,久住谛观察,不见自心相。礼佛足白言:最胜尊,我不见自心,此心为何相?诸佛咸告言:心相难测量,授与心真言,即诵彻心明,观心如月轮,若在轻雾中。如是谛观察。」二、修菩提心者,更观菩提心之月轮之位也。是于性德之菩提心发修法之菩提心,故名修菩提心。此有广歛二观:广者,渐广月轮,使之周遍无边;歛者,渐歛之而为一肘量。如是数数广歛也。三、成金刚心者,欲加持此菩提心,使能坚固,犹如金刚,而于心月轮观五股金刚之位也。四、證金刚身者,其观全成就而为自身三昧耶身之位也。五、佛心圆满者,自己五股金刚之三昧耶身变而为大日如来,其眷属围绕,而坐于其中央之位也。此五相成身云者,谓五相之观成,即成就佛身之义也。为此五相成身观,用阿弥陀之妙观察智定。三摩地仪轨云:行者欲入金刚定,先住妙观察智定。定慧二羽仰相叉,进禅力智各相柱。以此妙观印修三摩地,即得如来之不动智。问何故以是定为妙观察智之定?答曰:观诸法之性相及自相共相,而不断说法之疑者,妙观察智之妙用也。今观诸法之如幻等观自心界之理,故为妙观察智。且无识心三昧五相成身,皆用弥陀之定印,故以之为妙观察智也。又守护国经说菩提心所说第五之一相成身;心地观经说第一、第二、第三之三相成身;摄真实经说十相成身。又日本智證立八相成身。
【佛学常见辞汇】
五相具备而成就佛身的观法。菩提心论说:「一是通达心,二是菩提心,三是金刚心,四是金刚身,五是證得无上菩提获金刚坚固身也。」
五相成身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见上。
【佛学次第统编】
五相成身观者,通达菩提心,修菩提心,成金刚心,證金刚身,佛身圆满也。
一、通达菩提心 观察而通达身中本有性德之菩提心是也,本来净也。
二、修菩提心 在缠之本有菩提心,以修而显也,离垢净也。
三、成金刚心 观�@字成五钴,或莲华刀剑等成本尊三昧耶身,以自心即成金刚莲华故,故曰成金刚心。
四、證金刚身 观行者之自身,即成本尊之三昧耶身也。
五、佛身圆满 观三昧耶身,变而成相好具足之本尊羯磨身也。
五轮成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五轮观而成吾身为大日如来也。(参见:五轮观)
五转成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五相成身)
五相成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五相成身观,五转成身,五法成身。一通达菩提心,二修菩提心,三成金刚心,四證金刚身,五佛身圆满。成此五相之观而显得金刚界之佛身也。金刚顶大教王经一说一切义成就菩萨(悉多太子),蒙诸佛警觉开示而修證五相之轨则。十八会指归曰:「毗虑遮那佛受用身,以五相现成等正觉。五相者,所谓通达本心、修菩提心、成金刚心、證金刚身、佛身圆满,此则五智通达。」菩提心论曰:「一是通达心、二是菩提心、三金刚心、四金刚身、五是證得无上菩提获金刚坚固身也。然此五相具备方成本尊身也。」一、通达菩提心者,初心行者,蒙阿阇梨之开示,始观吾质多心(第六识之缘虑心),为圆明之月轮,其径仅一肘量。月轮之圆明者,表本有之菩提心自性清净也。是始通入性德之菩提心,故名通达菩提心。行者依此观,渐拂无明妄想之念。金刚界仪轨说通达菩提心之文曰:「诸佛同音言:汝当观自心,久住谛观察,不见自心相。礼佛足白言:最胜尊,我不见自心,此心为何相?诸佛咸告言:心相难测量,授与心真言,即诵彻心明,观心如月轮,若在轻雾中。如是谛观察。」二、修菩提心者,更观菩提心之月轮之位也。是于性德之菩提心发修法之菩提心,故名修菩提心。此有广歛二观:广者,渐广月轮,使之周遍无边;歛者,渐歛之而为一肘量。如是数数广歛也。三、成金刚心者,欲加持此菩提心,使能坚固,犹如金刚,而于心月轮观五股金刚之位也。四、證金刚身者,其观全成就而为自身三昧耶身之位也。五、佛心圆满者,自己五股金刚之三昧耶身变而为大日如来,其眷属围绕,而坐于其中央之位也。此五相成身云者,谓五相之观成,即成就佛身之义也。为此五相成身观,用阿弥陀之妙观察智定。三摩地仪轨云:行者欲入金刚定,先住妙观察智定。定慧二羽仰相叉,进禅力智各相柱。以此妙观印修三摩地,即得如来之不动智。问何故以是定为妙观察智之定?答曰:观诸法之性相及自相共相,而不断说法之疑者,妙观察智之妙用也。今观诸法之如幻等观自心界之理,故为妙观察智。且无识心三昧五相成身,皆用弥陀之定印,故以之为妙观察智也。又守护国经说菩提心所说第五之一相成身;心地观经说第一、第二、第三之三相成身;摄真实经说十相成身。又日本智證立八相成身。
【佛学常见辞汇】
五相具备而成就佛身的观法。菩提心论说:「一是通达心,二是菩提心,三是金刚心,四是金刚身,五是證得无上菩提获金刚坚固身也。」
成身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根本会,羯磨会。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第一会也。(参见:九会曼荼罗)
金刚界成身会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金刚界九会曼陀罗中第一成身会之曼陀罗也。(参见:九会曼荼罗)
意成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同意生身。
【佛学常见辞汇】
又叫做意生身,即由意之力而成身。
【三藏法数】
谓声闻、缘觉、菩萨以无漏定力,于十方世界随其意愿成身,故名意成身。
转蕴成身
【佛学次第统编】
三藏法数引请观音经疏云:「转五蕴成五分法身。」蕴,即积聚之义。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也。五分法身,身,亦聚集之义。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谓众生若能持戒修习定慧,行诸净业,则能转此五蕴色身,而为五分法身也。涅槃经云:「因灭是色,获得常色,乃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也。」
一、转色蕴成戒身 色蕴者,即眼耳鼻舌身诸根积聚之名。戒防止身三口四之法。谓众生若能持戒坚固,得身清净,则戒体成就,无持无犯,此即转色蕴而成戒身也。
二、转受蕴成定身 受蕴者,即六识领纳六尘积聚之名。定即正定也。谓众生若能修习无漏禅定,则于尘泯净,离诸散乱,此即转受蕴而成定身也。
三、转想蕴成慧身 想蕴者,即意识思想六尘积聚之名。慧即智慧也。谓众生若能悟诸妄想,皆是虚妄生灭,则意地明净,照了无碍,此即转想蕴而成慧身也。
四、转行蕴成解脱身 行蕴者,即造作种种诸业积聚之名,因此业行而有累缚也。解脱即自在之义。谓众生若能不作诸业,则脱其累缚,而得自在,此即转行蕴而成解脱身也。
五、转识蕴成解脱知见身 识蕴者,即和合积聚之名。解脱知见者,知属智,知见属眼,见即无生智眼自在照了也。谓众生若能照了识心皆是虚妄分别,则无生之智眼自在明了,此即转识蕴而成解脱知见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