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成见(成見)  拼音:chéng jiàn
1.心中已固定不易变更的看法。《老残游记》第一八回:「或者竟照老哥的断法,也未可知,此刻不敢先有成见。」
2.偏见。如:「他的成见很深。」
《国语辞典》:捐弃成见(捐弃成见)  拼音:juān qì chéng jiàn
抛弃原有的主观意见。如:「他们彼此捐弃成见后,成为莫逆之交。」
《国语辞典》:老成见到(老成见到)  拼音:lǎo chéng jiàn dào
阅历丰富、见解周全。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二出:「有理,有理!老成见到之言,句句合著鄙意。」
《漢語大詞典》:固执成见(固執成見)
见“ 固执己见 ”。
《漢語大詞典》:常心
(1).犹成见。老子:“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2).平素的心迹。庄子·德充符:“得其常心,物何为最之哉?” 晋 张协 《杂诗》之六:“感物多思情,在险易常心。”
(3).通常的见解。 汉 王充 论衡·自纪:“论説辩然否,安得不譎常心,逆俗耳?”
(4).恒心。 宋 王安石 《王逢原墓志铭》:“盖无常产而有常心者,古之所谓士也。” 宋 苏轼 《谢观音晴祝文》:“民无常心,固何知於帝力。”
《國語辭典》:畛域  拼音:zhěn yù
1.范围、界限。《庄子。秋水》:「泛泛乎若四方之无穷,其无所畛域。」唐。韩愈 与崔群书:「至于心所仰服,考之言行而无瑕尤,窥之阃奥而不见畛域,明白淳粹、辉光日新者,惟吾崔君一人。」
2.比喻成见、偏见。《明史。卷二四六。江秉谦传》:「今廷弼勘覆已明,议者犹以一人私情没天下公论,宁坏朝廷封疆,不忘胸中畛域。」
《國語辭典》:成心  拼音:chéng xīn
1.成见,对人事存有主观的见解。《庄子。齐物论》:「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二:「可见有了成心,虽是晦庵大贤,不能无误。」
2.故意。如:「成心犯错」。也作「诚心」。
《漢語大詞典》:锢见(錮見)
犹成见。錮,通“ 固 ”。 孙中山 《临时大总统告各友邦书》:“ 满 政府坚执錮见,一再不许。”
分類:成见
《國語辭典》:有色眼镜(有色眼鏡)  拼音:yǒu sè yǎn jìng
比喻含有个人主观色彩的眼光。如:「透过有色眼镜看事物,往往得不到事物的真相。」
《國語辭典》:无心(無心)  拼音:wú xīn
1.不是故意的、并非存心如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国破家亡,无心至此。今日若能见杀,乃是本怀。」《儒林外史》第八回:「你今无心得了此书,真乃天幸。」
2.没有心情、心绪。《后汉书。卷六○下。蔡邕列传》章怀太子注引《邕别传》:「职在候望,忧布焦灼,无心能复操笔成草,致章阙廷。」《文明小史》第二○回:「此时贾、姚四人,无心观看园内的景致,一心只想听他们演说。」
3.没有成见。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朕以无心处之,无心则明,无心则不偏,无心则不私。」
《漢語大詞典》:无心草(無心草)
(1).草名。鼠耳草的别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草篇:“蚍蜉酒草,一曰鼠耳,象形也。亦曰无心草。”
(2).草名。麋衔草的别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薇衔:“麋衔一名无心草……鼠耳草亦名无心,与此不同。”
《國語辭典》:空虚(空虛)  拼音:kōng xū
1.中无所有。《孟子。尽心下》:「不信仁贤,则国空虚。」《红楼梦》第一○七回:「那知道家运一败直到这样。若说外头好看里头空虚是我早知道的了。」
2.今多指内心寂寞无充实感。如:「整日沉迷于逸乐,总会让人的内心感到空虚,浪掷生命。」
《國語辭典》:心虚(心虛)  拼音:xīn xū
1.自知理亏而内心害怕不安。《三国演义》第四回:「操贼心虚逃窜,行刺无疑矣。」《文明小史》第四八回:「劳航芥在对面窗内瞧见了他,自己心虚,命把窗门掩上。」
2.谦虚不自满。《列子。仲尼》:「南郭子貌充心虚。耳无闻,目无见,口无言,心无知,形无惕。往将奚为。」《文明小史》第四○回:「可见这些人还不心虚,自己不曾涉猎过的学问,就不愿意听。」
3.中医泛指心脏的气血不足,容易心悸、短气、健忘、胸闷、盗汗等。亦称某些心律不整、神经衰弱的症状为「心虚」。
《國語辭典》:偏见(偏見)  拼音:piān jiàn
不公平或固执的见解。《汉书。卷八五。杜邺传》:「由后视前,忿邑非之,逮身所行,不自镜见,则以为可,计之过者。疏贱独偏见,疑内亦有此类。」《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你伯娘虽然不明理,却也心慈的。只是妇人一时偏见,不看得破,不晓得别人的肉,偎不热。」
《漢語大詞典》:无必(無必)
谓没有成见。 宋 苏轼 《鲜于侁左谏议大夫梁焘右谏议大夫制》:“朕之於事,无必无我,可则行之,否则更之。”
分類:有成成见
《漢語大詞典》:自蔽
自行掩蔽。谓为自己的成见所囿,无视客观实际。汉书·艺文志:“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终以自蔽。”魏书·高祖纪上:“使朝有不讳之音,野无自蔽之响。” 清 戴震 《答郑丈用牧书》:“其得於学,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不为一时之名,亦不期后世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