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排队(排隊)  拼音:pái duì
依照顺序排列成行伍。如:「排队上下车是基本礼仪」。《施公案》第三二八回:「窦耳墩又命众喽兵排队迎接。众喽兵答应一声,即刻排起队伍。」
《漢語大詞典》:棋画(碁畫)
如棋盘一样横竖成行,界画分明。 明 蔡羽 《覆舟山临望》诗:“城中万井如碁画,杨柳烟中分紫陌。”
《漢語大詞典》:排推
排列成行依次向前。《晋书·范汪传》:“而玄冬之月, 沔 汉 乾涸,皆当鱼贯而行,排推而进。”
《漢語大詞典》:行罗(行羅)
成行排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室前盘石上行罗十瓮,中悉是饼银。”
分類:成行排列
《漢語大詞典》:文缀(文綴)
文舞的队列。因古舞皆成行缀,故名。 唐 褚亮 《享先农乐章·舒和》:“羽籥低昂文缀已,干戚蹈厉武行初。”
《漢語大詞典》:罗行(羅行)
罗列成行。 晋 成公绥 《隶书体》:“彪焕磊落,形体抑扬,芬葩连属,溢分罗行。”
分類:罗列成行
《漢語大詞典》:行戈
排列成行的兵器。 唐 李乂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诗:“行戈疑驻日,步輦若登天。”
《漢語大詞典》:鸨行(鴇行)
鸨鸟的羽茎。因鸨羽排列成行。一说指鸨鸟的飞行。因鸨飞时成行列。
《漢語大詞典》:界朱
用红笔划成行格。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旃檀像堂中有《时非时经》,界朱写之,盛以漆龕,僧云 隋 朝旧物。”
分類:笔划成行
《漢語大詞典》:松墙(松墻)
指密植成行的松树。《金瓶梅词话》第三五回:“﹝ 春梅 ﹞刚转过松墻,只见书童儿在那里弄松虎儿。”
分類:成行松树
《漢語大詞典》:槐行
指排列成行的槐树。 前蜀 韦庄 《嘉会里闲居》诗:“寂寂无鐘皷,槐行接紫宸。”参见“ 槐衙 ”。
《漢語大詞典》:槐衙
指古代 长安 天街两旁排列成行的槐树。 南唐 尉迟偓 中朝故事:“天街两畔槐树,俗号为槐衙; 曲江 池畔多柳,亦号为柳衙,意谓其成行列如排衙也。”
《國語辭典》:霸王鞭  拼音:bà wáng biān
1.一种民间舞蹈用的彩色短棒。棒的两端各控四、五个透空小孔,嵌入铜钱。表演时,藉摇动或碰击身体,以发出清脆声响。也称为「花棒」、「金钱棒」、「连厢棒」。
2.一种民间舞蹈,源自金时的《连厢词》。表演时舞动霸王鞭和利用霸王鞭碰击身体,以发出清脆声响。表演人数不拘,可变化排列各种队形,热闹非凡。也称为「打连厢」、「连厢舞」、「花棒舞」、「花棍舞」、「金钱棒舞」。
3.植物名。大戟科大戟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茎多分歧,全枝含多量白色乳汁。叶具短柄,互生,倒披针状长椭圆形或篦形。大戟花序成聚伞花序状,著生于棱角的凹处。花柱连合,柱头头状。
《國語辭典》:绿篱(綠籬)  拼音:lǜ lí
用草木密植而成的围墙。
《漢語大詞典》:趟子
(1).量词。行,垄。 吴兆洛 《家规》:“有一次, 林林 随大伙锄豆子,别人快锄完一趟子了,他还在地半腰。”
(2).量词。圈,来回。 王蒙 《悠悠寸草心》:“每天清晨天不亮,老头儿就起床下楼,围着后院的大合欢树作几个八段锦的动作,蹓几个趟子。”
(3).指成行的东西。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第三章:“在杨柳树趟子里, 大海 刚走了两箭地,他就改了主意,转身向镇西头的家里走去。”
《國語辭典》:寻行逐队(尋行逐隊)  拼音:xún háng zhú duì
各自成行成队。《喻世明言。卷五。穷马周遭际卖䭔媪》:「众客人寻行逐队,各据山头,讨浆索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