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松梅丸
一种健身延年的中成药。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吾郡 林太守 春泽 子孙皆寿逾八十,其家相传服松梅丸,云:‘取松脂,用河水浸四十九日,文武火煮,令白如餳糖,然后和乌梅地黄为丸。’”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松:“松梅丸,用松脂以长流水桑柴煮拔三次,再以桑灰滴汁煮七次,扯拔,更以好酒煮二次,仍以长流水煮二次,色白不苦为度。”
《漢語大詞典》:通关散(通關散)
中成药名。由细辛、皂角制成。近代加入麝香、薄荷,可吹鼻,能取嚏开窍。适用于昏厥、牙关紧闭、痰涎壅塞,及中暑闷闭、昏迷等症。儿女英雄传第六回:“你道这铜旋子怎的就能治昏迷不省呢?果然这样,那点苏合丸、闻通关散、薰草纸、打醋炭这些方法都用不着。”参阅 明 方广 《丹溪心法附馀》
《国语辞典》:化学治疗(化学治疗)  拼音:huà xué zhì liáo
是使用一种或多种能抑制或杀灭癌细胞功能的化学合成药物(称为化学治疗剂)作为控制或治瘉癌症的治疗方法。因癌症的类别和早、晚期的差别,化疗的目标可分为治瘉、控制或延后恶化等,可单独或合并其他治疗癌症的方法(如手术或放射治疗)进行治疗。由于能抑制或杀灭癌细胞的药物对正常细胞也有影响,特别是生长快速的细胞,故在治疗期间会产生许多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厌食、腹泻、贫血、免疫抑制和骨髓抑制、疲劳、脱发和不孕等。
《国语辞典》:熊丸之教  拼音:xióng wán zhī jiào
唐朝柳仲郢幼嗜学,其母乃以熊胆制成药丸,让仲郢夜晚读书时咀嚼,以苦志提神。见《新唐书。卷一六三。柳公绰传》。后比喻贤母教子。明。无名氏《运甓记》第二出:「夜烛青藜,敢愧熊丸之教!」
《国语辞典》:草头药(草头药)  拼音:cǎo tóu yào
中药成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承辉又打听得有一个医生叫朱博如,……是江湖上一个人物,在马路上租了一间门面,兼卖点草头药的。」
分类:中药成药
《漢語大詞典》:紫雪丹
中成药名。原名“紫雪”。由寒水石、石膏、磁石、升麻、羚羊角、青木香、犀角、沉香、丁香、甘草、硝石、朴硝、朱砂、麝香等制成。功能镇惊安神,清心开窍,适用于热病烦躁等症。见 唐 孙思邈 《千金翼方》、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五·朴消
《国语辞典》:本草药学(本草药学)  拼音:běn cǎo yào xué
中国古代研究将植物、动物、矿物等作成药物的学问。这类药物以草本植物居多,故称为「本草」。历代的本草,或为私人著作,或为官方编撰,而以《本草纲目》集大成。
《国语辞典》:生化汤(生化汤)  拼音:shēng huà tāng
一种中药汤剂,其组成药材为当归、川芎、甘草、黑姜及桃仁。有化瘀生新血、调血补虚的功用,宜于妇女产后服用。
《漢語大詞典》:十滴水
中成药名。祛暑剂。适用于中暑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孕妇忌服。
《漢語大詞典》:顺气丸(順氣丸)
中成药丸。主治气闷不舒等症。亦比喻使人消气顺遂的话语或事情。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俺寧可老儒终身,死去到阎王面前高声叫屈,还博个来世出头,岂可屈身小就,终日受人懊恼,喫顺气丸度日!” 西戎 《纠纷》五:“他这个人就是这路脾气,爱吃个顺气丸。”《人民文学》1982年第11期:“老婆子,你今天吃了什么顺气丸了?咋尽帮着你三侄子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