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1 【介绍】: 清满洲镶白旗人,穆尔察氏,字倬云,号误庵。乾隆四十九年进士,由主事累官户部右侍郎。工诗,尤长古体。有《多岁堂诗集》、《古诗选》。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
成书,字倬云,满洲旗人。乾隆甲辰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户部侍郎,赠都统。有《多岁堂诗集》。
维基
成书(?—1821年),字倬云,号悟庵,又号误庵,室名多岁堂,穆尔察氏,满洲镶白旗人。乾隆甲辰恩科进士。乾隆五十六年由户部主事授翰林院侍讲, 累官至太常寺少卿,户部右侍郎。著有《多岁堂古诗存》八卷。父亲哈达翰是乾隆十年的进士,其子那斯洪阿为嘉庆二十二年丁丑科进士,后世铁良为光绪年间军机大臣。
《國語辭典》:大同书(大同書)  拼音:dà tóng shū
书名。清康有为撰。以礼记礼运篇所陈之说为基础,述其理想中的世界。
《國語辭典》:排版  拼音:pái bǎn
将稿子依前后顺序在排板盘上,用铅活字、图片,排成活字版的过程。
《國語辭典》:议决案(議決案)  拼音:yì jué àn
在会议中,经讨论而决定或通过的案件。
《国语辞典》:永乐大典(永乐大典)  拼音:yǒng lè dà diǎn
书名。明朝成祖敕编,聚经史子集等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按韵编排成书,王圻《续文献通考》谓一万一千一百册,缪荃荪谓一万二千册,为四库全书编修前中国典籍之最大结集,惟迭经兵火,屡有散失,民国初年由翰林院移存教育部图书馆者,仅存六十册。
《国语辞典》: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  拼音:shén nóng běn cǎo jīng
书名。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为记载中国古代药物的著作,收药物三百六十五种。记载植物、动物、矿物和酿造的饮料食品及少数化学制品等,因以草类居多,故称为「神农本草经」。今原书不传,有清孙星衍等辑本。简称为「本草」、「本草经」。
《国语辞典》:续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  拼音:xù wén xiàn tōng kǎo
书名:(1)明王圻撰。二百五十四卷。载辑辽、金、元、明四朝文献而成书。续马端临《文献通考》而作,于其诸例外,增节义、书院、六书、谥法、道统、方外诸考,后人讥其杂糅。(2)清乾隆十二年敕撰,二百五十二卷。体裁仍依马端临《文献通考》之旧,所记范围略同王书,而内容较胜。
《国语辞典》:竹取物语(竹取物语)  拼音:zhú qǔ wù yǔ
书名。约成书于十世纪初,为日本最早的小说,内容叙述一对夫妇收养一个自竹节中出生的女孩的故事。因受中国六朝神怪小说及佛经故事的影响,带有浓厚的神仙故事色彩。
《国语辞典》:弥迦书(弥迦书)  拼音:mí jiā shū
书名。旧约圣经中的先知书,约西元前八世纪末成书,以希伯来语诗文书体书写,全书七章,书中预言以色列之审判,民族将复兴。
《漢語大詞典》:订述(訂述)
谓订正旧闻,编写成书。 明 黄佐 广州人物传·晋广州大中正王公范:“乃蒐罗 百粤 典故为书,名曰《交广二州春秋》。 太康 八年,表上之。订述该覈,众见之称服,自是名动京师。”
《國語辭典》:没巧不成话(沒巧不成話)  拼音:méi qiǎo bù chéng huà
(谚语)没有巧合就不会凑成一个故事。比喻事情的发生非常凑巧。《水浒传》第二四回:「自古道:『没巧不成话。』这妇人正手里拿叉竿不牢,失手滑将倒去,不端不正,却好打在那人头巾上。」也作「无巧不成话」、「无巧不成书」。
《漢語大詞典》:梦溪笔谈
书名。北宋沈括著。成书于1087-1095年间。共有正编二十六卷,《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共三十卷,分十七目,六百零九条。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历法、气象、地理、医药、冶金、文学、艺术、史学等领域,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综合性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