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38,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做戏文
琢钉戏
票戏
桂戏
掌中戏
有戏看
游戏说
子弟戏
坠子戏
地方戏曲
歹戏拖棚
单弦拉戏
二轮戏院
电脑游戏
唱独角戏
《漢語大詞典》:做戏文(做戲文)
演戏。 鲁迅 《花边文学·法会和歌剧》:“赛会做戏文,香市看娇娇,正是‘古已有之’的把戏。”
分類:演戏
《漢語大詞典》:琢钉戏(琢釘戲)
古时一种儿童游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孔融 被收,中外惶怖,时 融 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 金陵 童子有琢钉戏:画地为界,琢钉其中,先以小钉琢地,名曰签;以签之所在为主,出界者负;彼此不中者负,中而触所主签亦负。”
分類:儿童游戏
《国语辞典》:票戏(票戏)  拼音:piào xì
非职业性的业馀戏剧演员与乐师所做的戏剧演出。
《国语辞典》:桂戏(桂戏)  拼音:guì xì
一种地方戏曲。参见「桂剧」条。
《国语辞典》:掌中戏(掌中戏)  拼音:zhǎng zhōng xì
布袋戏的别名。参见「布袋戏」条。
分类:布袋
《国语辞典》:有戏看(有戏看)  拼音:yǒu xì kàn
比喻有突或难堪的场面发生。如:「他们俩一向不合,这次偏偏又分在同组,等会儿有戏看了。」
《国语辞典》:游戏说(游戏说)  拼音:yóu xì shuō
1.一种艺术起源说。倡自席勒及斯宾塞,认为艺术源于游戏冲动,而艺术即为游戏的发展。
2.一种语言起源说。倡自丹麦人耶斯拍逊(Jespersen),认为语言起源于游戏,发音机关即于此閒暇时的游戏,信口训练成功。
《国语辞典》:子弟戏(子弟戏)  拼音:zǐ dì xì
台湾北管戏业馀戏班的俗称。因为多由农村良家子弟组成的戏团,故称为「子弟戏」。参见「北管戏」条。
《国语辞典》:坠子戏(坠子戏)  拼音:zhuì zi xì
源于河南的一种曲艺。多由女子演唱,演唱时一手拍板为节,一手形容所唱曲中情节。其旁一人弹二弦琴,并以足牵踏小鼓相伴奏。后传至山东,渐及于各地。简称为「坠子」。
《国语辞典》:地方戏曲(地方戏曲)  拼音:dì fāng xì qǔ
具有方言及地方色彩、风土人情的戏曲。如:「歌仔戏是台湾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
《国语辞典》:歹戏拖棚(歹戏拖棚)  拼音:dǎi xì tuō péng
(谚语)比喻做得不好,时间却拉得特别长。如:「他做起事来总是歹戏拖棚,耗时久,成效又差。」
《国语辞典》:单弦拉戏(单弦拉戏)  拼音:dān xián lā xì
以一根弦子的胡琴,拉出众所熟悉的各种戏腔。是一种民间俗乐,专精的艺人不多。
《国语辞典》:二轮戏院(二轮戏院)  拼音:èr lún xì yuàn
专等首轮电影下片后,以较低票价再度播放同样影片的戏院。
《国语辞典》:电脑游戏(电脑游戏)  拼音:diàn nǎo yóu xì
一种娱樂性质的电脑程式。早期的电脑游戏只是類似猜字方面的游戏,具有简单规则和提示句子的程式。由于硬体的进步快速及撰写软体技术的提升,生动的声光效果已是电脑游戏的特色,游戏的复杂度也跟著提高。大致可分为战略、打斗、角色扮演等類别。
《国语辞典》:唱独角戏(唱独角戏)  拼音:chàng dú jiǎo xì
比喻一个人独自做某一件事。如:「这件企划案不能单靠组长一人唱独角戏,需要大家凝聚共识,合作无间,才可顺利完成。」
分类:个人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