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76,分46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打诨
身段
水裙
秦腔
名伶
淫戏
紫玉钗
将相和
李陵碑
高腔
鼓师
临侵
介白
叫头
上腔
《國語辭典》:打诨(打諢)  拼音:dǎ hùn
1.戏剧表演中以笑话、谐语相戏谑,使剧情生动逗趣。后亦指开玩笑。《西游记》第二六回:「且不说八戒打诨乱缠。却表行者纵祥云离了蓬莱,又早到方丈仙山。」
2.冒名行骗、恶意胡闹。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这个,社长你不知,他是诈骗人的,故来我家里打诨。」也作「打浑」。
《國語辭典》:身段  拼音:shēn duàn
1.体态、模样。《红楼梦》第六五回:「一个是我们姑太太的女儿,姓林,小名儿叫什么黛玉,面庞身段和三姨不差什么。」
2.戏曲中舞蹈化的动作。《儒林外史》第三○回:「把这一百几十班做旦脚的都叫了来,一个人做一出戏,我和苇兄在旁边看著,记清了他们身段、模样,做个暗号,过几日评他个高下。」
《漢語大詞典》:水裙
戏曲服装。白色短裙,系于腰间。系水裙的脚色,大多为渔夫、樵夫、店小二等。
《國語辭典》:秦腔  拼音:qín qiāng
1.一种流行于西北各省区的板腔体剧种。在同州梆子的基础上,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而成为秦腔。也称为「陕西梆子」。
2.北方梆子的统称。
《國語辭典》:名伶  拼音:míng líng
有名的戏曲演员。如:「颁奖晚会上,名伶展现迷人风采,耀眼夺目。」
《漢語大詞典》:淫戏(淫戲)
(1).恣意嬉乐;淫乐嬉戏。书·西伯戡黎:“非先王不相我后人,惟王淫戏用自絶。” 孔 传:“以王淫过戏迨,用自絶於先王。” 汉 严遵 《座右铭》:“淫戏者,殫家之堑;嗜酒者,穷馁之藪。”说郛卷二引 唐 张鷟 朝野佥载:“淫戏忘反,倡荡不归。” 陆宗达 《〈说文解字通论〉序言》:“毐从毋,而毋之本义为‘从女有奸者’;‘读若娭’,娭下云:‘戏也’,此指淫戏。”
(2).淫荡猥亵的戏曲。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中:“故自淫戏盛而人心愈坏,亦自淫戏盛而女德愈衰。”
《国语辞典》:紫玉钗(紫玉钗)  拼音:zǐ yù chāi
戏曲剧目。改编自唐代蒋防所著《霍小玉传》及明代汤显祖所著《紫钗记》。
《国语辞典》:将相和(将相和)  拼音:jiàng xiàng hé
戏曲剧目。周代故事戏。叙秦昭王诈以十五城换赵国的楚和氏璧,赵王派蔺相如前往,乃完璧归赵。后秦昭王设宴于渑池,相如从赵王前往,秦王令赵王鼓瑟以辱之,反被相如所辱。相如归国后,因功大拜为上卿,廉颇不服,欲于会面时相辱,相如以国事为重而数次避让。廉颇知道后遂负荆请罪,二人乃成刎颈之交。《将相和》是以《完璧归赵》、《渑池会》、《廉颇负荆》三戏为基础,改编为生、净兼重的戏。
《国语辞典》:李陵碑  拼音:lǐ líng bēi
戏曲剧目。宋代故事戏。叙杨继业父子大战辽军,被困两狼山,七郎突围求援,遭奸臣潘洪杀害,六郎探信不回,杨继业乃碰死李陵碑前。也称为《托兆碰碑》、《两狼山》。
《國語辭典》:高腔  拼音:gāo qiāng
1.弋阳腔的别称。参见「弋阳腔」条。
2.一种戏曲腔调。有鼓板而无弦索,唱至结尾处,由打鼓板者合唱,称为帮腔,其音调高亢,唱法、伴奏乐器和弋阳腔相同。分别有湘剧高腔、川剧高腔等。
《國語辭典》:鼓师(鼓師)  拼音:gǔ shī
戏曲乐队中以敲击鼓板来控制节拍速度,使乐队与演员能紧密配合的乐师。
《漢語大詞典》:临侵(臨侵)
词尾。表示程度。多见于 元 明 戏曲。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二折:“你便要接新官,也合通报咱知;又无甚紧文书、忙公事,可着我心儿里不会,转过这影壁偷窥,可怎生独自个死临侵地?”按,死临侵地,犹言死板板地。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闹殇》:“不提防你后花园閒梦銃,不分明再不惺忪,睡临侵打不起头稍重。”按,睡临侵,谓沉睡。
《漢語大詞典》:介白
(1).耿介清白。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 刘熙臺 先生,生平介白。”
(2).戏曲中的“道白”。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辞曲》:“北曲之介白者,每折不过数言。”
《國語辭典》:叫头(叫頭)  拼音:jiào tou
一种传统戏曲的锣经。多用于剧中人物情绪悲伤、愤怒,高声呼号或控诉时。分为单叫头、双叫头和三叫头。一般使用单叫头,情绪特别激昂时则用双叫头或三叫头。
《漢語大詞典》:上腔
戏曲、曲艺的唱词符合曲调的要求叫做“上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