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6,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运智
招子
知会
谙历
控持
叫唤
没兴
犹闲
撺掇
脚板
会家
还转
扳缘
姻契
行头
《國語辭典》:运智(運智)  拼音:yùn zhì
打算、计画。《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八出》:「别无运智,风高时放火烧山。」《醒世恒言。卷三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喏大个汉!没些运智,这早晚兀自不起。」
《國語辭典》:招子  拼音:zhāo zi
1.招牌、广告、海报。《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四出》:「如今将孩儿到河南府作场多日。今早挂了招子,不免叫出孩儿来,商量明日杂剧。」《老残游记》第二回:「那纸还未十分乾,心知是方才贴的,只不知道这是甚么事情,别处也没见过这样招子。」也称为「花招」、「招儿」。
2.门票。
3.死刑犯就刑时,插于背后的纸标,用来揭示犯人的罪状、姓名。
4.随风招展的长布帘子。
5.眼睛。多用于江湖人物间。
《國語辭典》:知会(知會)  拼音:zhī huì
通知照会。《醒世恒言。卷二六。薛录事鱼服證仙》:「只合与他们知会,同携一尊,为避暑之宴。」《红楼梦》第一七回:「贾珍先去园中知会众人。」也作「支会」。
《國語辭典》:谙历(諳歷)  拼音:ān lì
熟习、熟知。《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六出》:「诗书礼乐曾谙历,我敢负伊!」
《國語辭典》:控持  拼音:kòng chí
折磨、为难。《宋元戏文辑佚。唐伯亨因祸致福》:「扇频挥,汗如珠,控持损玉骨冰肌。」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二一出:「你遭砻被舂杵,筛你簸飏你,吃尽控持。」
《漢語大詞典》:控抟(控摶)
引持,控制。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摶!” 司马贞 索隐:“控摶,谓引持而自玩弄,贵生之意也。”汉书·贾谊传作“控揣”。 王先谦 补注:“‘专’字或作‘耑’,故‘摶’亦变文为‘揣’,作‘摶’是也。”鹖冠子·世兵:“受数於天,定位於地,成名於人,彼时之至,安可復还?安可控摶?” 宋 陆游 《秋夜自近村归》诗:“不恨故交日零落,本知浮生难控摶。” 清 黄遵宪 《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化工造物先造质,控摶众质亦多术。” 章炳麟 《五无论》:“易族既非所争,卖国亦应无责,而劳心以控摶此国家者何为者?”
分類:控制
《國語辭典》:叫唤(叫喚)  拼音:jiào huàn
1.鸣叫。如:「枝头上的鸟儿叫唤得婉转动听。」
2.放声大叫。《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李氏正与丈夫碾米,忽然跌倒在地。得水慌忙扶住叫唤。」《红楼梦》第一五回:「智能急的跺脚,说著:『这算什么!再这么,我就叫唤。』」
3.照顾。《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二出》:「奴家在此庙中,将傍六七年,不得公公叫唤,谁来管你。」
《國語辭典》:没兴(沒興)  拼音:méi xìng
1.倒霉、运气不好。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二折:「少一个标标致致的老婆,单是这件,好生没兴。」《喻世明言。卷二四。杨思温燕山逢故人》:「老媳妇没兴嫁得此畜生,全不晓事。」也作「没幸」。
2.没兴趣、没兴致。《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荆公默默无语,连茶也没兴吃了。」
《國語辭典》:犹閒(猶閒)  拼音:yóu xián
还过得去、尚可。《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五出》:「孩儿去则犹閒,且是无人照管我门户。」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曾经消瘦,每遍犹閒,这番最陡。」也作「由閒」、「犹閒可」。
《國語辭典》:撺掇(攛掇)  拼音:cuān duo
1.怂恿,从旁劝唆人去做某事。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你也曾听杜宇,他那里口口声声,撺掇先生不如归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指挥执意既坚,张都管又在傍边一力撺掇,兴儿只得应承。」也作「撺弄」。
2.帮忙、配合。《金瓶梅》第六八回:「吴惠、郑奉、郑春,每人三钱;撺掇打茶的,每人二钱。」元。白朴《梧桐雨》第二折:「请娘娘登盘,演一回霓裳之舞。(正末云)依卿奏者。(正旦做舞)(众乐撺掇科)」
《國語辭典》:脚板(腳板)  拼音:jiǎo bǎn
脚掌。《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唬得尚让顶门上丧了三魂,脚板下走了七魄。」《清平山堂话本。戒指儿记》:「惊得那尼姑顶门上不见了三魂,脚板底荡散了七魄。」
《國語辭典》:会家(會家)  拼音:huì jiā
内行的人、行家。《西游记》第四回:「那猴王正是会家不忙,将金箍棒应手相迎。」
《漢語大詞典》:还转(還轉)
回转,返回。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十出:“若还转去 李大公 家,又成利害。”《西游记》第五五回:“你两个且牵了马,还转石屏前立等片时,待 老孙 进去打听打听。”
《漢語大詞典》:扳缘(扳緣)
攀着他物向上爬。新唐书·高崇文传:“士扳缘上,矢石如雨。”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一出:“鸿鵠飞不过,猿狖怕扳缘。” 明 吴廷翰 《西山纪行》:“极高难行,众扳缘而上。”
《國語辭典》:姻契  拼音:yīn qì
姻缘匹配,指夫妇。《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六出》:「忽逢贫女又没夫,协无妻,见欲成姻契。」《宋元戏文辑佚。刘文龙菱花镜》:「初相见如鱼似水,止三日共成姻契。」
分類:姻缘戏文
《國語辭典》:行头(行頭)  拼音:xíng tou
1.演戏用的衣物或道具。明。高明《琵琶记。五娘寻夫上路》:「今则二亲既已葬了,只得改换衣装,将著琵琶做行头,沿街上弹几只劝行孝的曲儿,教化将去。」
2.泛指服装、各种装备或货物。《红楼梦》第一一二回:「咱们今日躲一天,叫咱们大哥借钱置办些买卖行头。」《野叟曝言》第四七回:「自己穿相士行头,也怕成之削色。」
3.毛毬。如:「踢行头」。
《國語辭典》:行头(行頭)  拼音:háng tóu
1.古代军队中的队长。《国语。吴语》:「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行头皆官师,拥铎拱稽,建肥胡,奉文犀之渠。」
2.行业的头子,或佣役的总管者。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六。米铺》:「且言城内外诸铺户,每户专凭行头于米市做价,径发米到各铺出粜。」也称为「行老」。
《漢語大詞典》:皮鞠
古代一种革制的球,中实以物,可以蹴踏为戏。 清 赵翼 《题唐明皇马上击毬图》诗:“ 九华殿 已舞羽衣,千步场兼习皮毱。”
分類:革制中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