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78,分66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慧利
慧烛
天慧
牙后慧
机慧
慧叶
慧骨
慧藏
慧辨
清慧
慧南
智慧剑
慧女
爽慧
上慧
《漢語大詞典》:慧利
聪明伶俐。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林邑国 进白鸚鵡,慧利之性,特异常者。”《剪灯新话·滕穆醉游聚景园记》:“众见其举止温柔,言词慧利,信且悦之。” 清 赵执信 《海鸥小谱·南柯子序》:“性尤慧利,工於应对。”
分類:聪明伶俐
《漢語大詞典》:慧烛(慧燭)
佛教语。犹慧炬。 唐 黄滔 《莆山灵岩寺碑铭》:“慧烛九枝而吐燄,慈云五色以垂阴。”参见“ 慧炬 ”。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慧炬
佛教语。谓无幽不照的智慧。《涅槃经》卷二一:“汝於佛性犹未明了,我有慧矩,能为照障。” 南朝 梁 萧子良 《与南郡太守刘景蕤书》:“逝将烛昏霾於慧炬,拯沦溺於法桥。”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奏鸣凤於天歌,下清羣籟;腾烛龙於慧炬,俯镜重昏。”
《漢語大詞典》:天慧
天赋的智慧。 唐 刘禹锡 《海阳湖别浩初师》诗引:“汨没天慧,不得自奋。”
分類:天赋智慧
《國語辭典》:牙后慧(牙後慧)  拼音:yá hòu huì
别人说过的言论、见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也作「牙慧」。
《國語辭典》:牙慧  拼音:yá huì
别人说过的言论、见解。如:「拾人牙慧」。《西湖佳话。孤山隐迹》:「为诗孤峭澄淡,自写胸臆,绝不袭人牙慧。」也作「牙后慧」。
《漢語大詞典》:机慧(機慧)
亦作“ 机惠 ”。 机智聪明。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腊婆国:“六十年前,王号 尸罗阿迭多 ,机慧高明,才学赡敏。”
分類:机智聪明
《漢語大詞典》:慧叶(慧葉)
即贝叶。指佛经。 清 于颖 《丁酉秋客长干访友苍师次壁间韵》:“慧叶分 灵鷲 ,真乘化毒龙。”
分類:贝叶佛经
《漢語大詞典》:慧骨
聪颖的气质。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五章:“ 静子 慧骨天生,一时无两。”
分類:聪颖气质
《漢語大詞典》:慧藏
佛教经典分经、律、论三部分,是为三藏,亦称慧藏。亦特指其中的论藏。 南朝 梁简文帝 《庄严旻法师〈成实论义疏〉序》:“四种围陀,在家必习;三品慧藏,入道弥通。”参见“ 三藏 ”。
《國語辭典》:三藏  拼音:sān zàng
佛教用语:(1)佛教经典的总称。包括经藏、律藏、论藏三部分。经藏是指以佛说法的形式创作的典籍;律藏虽同是以佛说的形式,但内容都和戒律有关;论藏是佛弟子或后世论师阐释经义的作品。宋。承迁〈金师子章序〉:「设有说道超他,入经藏,对三藏胜论议人否?」(2)三藏法师的简称。参见「三藏法师」条。唐。阎朝隐〈大唐大荐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师之碑〉:「證圣年中奉敕与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译华严经。」
《漢語大詞典》:慧辨
(1).识见。 唐 李翱 《答韩侍郎书》:“苟以为贤则不要前人相知相识,逢便见机巧,有慧辨,故身虽否塞,而所进达者不为少矣。”
(2).狡黠善辨。 明 唐顺之 《吏部郎中林东城墓志铭》:“吾友 东城 林君 ,古所谓敦行君子也,纷华盛丽耳目之好一不腻乎其外,獧巧慧辨机智之习一不鉤乎其心。”
分類:识见狡黠
《漢語大詞典》:清慧
清秀慧美;美好明智。 晋 陆云 《为顾彦先赠妇》诗:“目想清慧姿,耳存淑媚音。” 明 唐顺之 《郑君元化正典序》:“ 会稽 金锡竹箭之产甲天下,其钟为人文大率峭拔清慧,能以文章勋伐耀於当世。” 郁达夫 《黄花节日觞咏摄影同仁嘱题照后藉赠园主》诗:“难得主人能好客,诸孙清慧令公贤。”
《国语辞典》:慧南  拼音:huì nán
宋代一位高僧的法号。(西元1002~1069)俗姓章,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县)人。十一岁出家,后从石霜、楚圆得法。得法后,住江西黄龙山,法席甚盛,设三关以使学者触机而悟,天下丛林称之为「黄龙三关」。为临济宗黄龙派的创始人。弟子以祖心、克文、常总最有名。
《國語辭典》:智慧剑(智慧劍)  拼音:zhì huì jiàn
比喻智慧果决,能断绝烦恼、牵绊。《维摩诘所说经。菩萨行品。第十一》:「闻佛无量德,志而不倦,以智慧剑破烦恼贼。」
《分类字锦》:慧女
刘因 遗山野史誇慧女,万古春风蝴蝶词。
分类:
《漢語大詞典》:爽慧
明慧。晋书·华谭传:“﹝ 谭 ﹞及长,好学不倦,爽慧有口辩,为邻里所重。”
分類:明慧
《骈字类编》:上慧
云笈七签西升次说以无欲为体故云当持上慧源妙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