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愿心(願心)  拼音:yuàn xīn
1.佛、菩萨愿救众生之心或众生愿成佛之心。《梵网经庐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卷上》:「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喜心、十顶心,诸佛当知,从是十发趣心入坚法忍中。」
2.心愿。《西游记》第二七回:「有什么愿心,来此斋僧。」
《漢語大詞典》:还愿心(還願心)
见“ 还心愿 ”。
《漢語大詞典》:还心愿(還心願)
还愿。《宣和遗事》前集:“休要忘了 东岳 保护之恩,须索去烧香赛还心愿则箇。”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十出:“我从你爷爷在日,已曾许下 东岳 三年香愿。已还两年了,今年一年便还足。孩儿,你如今与我收拾行李,和我一同去还心愿。”亦作“ 还愿心 ”。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那殿里拴娃娃的,又有送了一窝泥儿垛的猪狗来,説是还愿心的。”
《國語辭典》:发愿(發願)  拼音:fā yuàn
请求神灵协助达成心愿或愿望时所许的酬谢。《文明小史》第三七回:「今见他要回去,觉得绝了出洋的指望,便就发愿合他一同到山东去,慕政大喜。」也作「发心」。
《国语辞典》:大悲心  拼音:dà bēi xīn
菩萨常思拔除一切众生痛苦的愿心。《罗摩伽经。卷中》:「善哉!善哉!善来童子,专求大乘,摄取众生,救护一切众生,生柔软心、正直心、深心,求佛法心、起大悲心,向普贤行。」
《漢語大詞典》:大誓愿(大誓願)
佛教指普度一切众生的广大的愿心。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先发大誓愿,欲度一切众。”亦省作“ 大愿 ”。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欲极大恩,须发大愿。依经论説:行是车船,愿是马檝;有船无檝,难可到也。” 赵朴初 《佛教常识答问·僧伽和佛的弟子》:“大乘经典特别称道文殊师利的大智,普贤的大行,观世音的大悲,地藏的大愿,所以这四大菩萨特别受到教徒的崇敬。”
《漢語大詞典》:愿醮(願醮)
谓祈求神佛时许下设坛祭祀的愿心。《金瓶梅词话》第三九回:“一个出家人,你要便年头节尾受他的礼物,到把前日你为 李大姐 生孩儿许的愿醮,就叫他打了罢。”
《国语辞典》:宁吃开眉粥,不吃愁眉饭(宁吃开眉粥,不吃愁眉饭)  拼音:níng chī kāi méi zhōu,bù chī chóu méi fàn
(谚语)比喻宁愿心情开朗的过穷日子,不愿过充满烦恼的富裕生活。强调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如:「现在的工作虽然薪水少了点,但是我做得心安理得,人家说『宁吃开眉粥,不吃愁眉饭』,以前那种事,我再也不做了。」
回向发愿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经所说三心之一。愿以所修之善根功德回向极乐净土而生于彼土之心也。
发愿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回向发愿心之略。
【三藏法数】
谓以真如实心、趣果善心,二心功德,善巧回向,发愿求生净土,速證法忍,广拔一切众生苦恼,故名发愿心。(法忍者,谓于无生之法,忍可、忍證也。)
愿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愿救众生之心。众生愿成佛之心。总之为四弘誓愿之心也。
【三藏法数】
谓由心住净戒而得自在,故能遍游十方世界,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皆满足。经云: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曰愿心。
发大愿心
【三藏法数】
谓依四弘誓愿,发无上菩提之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名发大愿心。(四弘誓愿者,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数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