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愤厉(憤厲)
激愤。 北齐 刘昼 新论·辨乐:“此皆淫佚悽愴、愤厉哀思之声。”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杨仆射书》:“ 侯景 凶逆,歼我国家,天下含灵,人怀愤厉。”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 太白 谓 子美 诗苦,然却沉鬱,缘其性褊躁婞直,而多忧愁愤厉之气。” 清 黄翼圣 《寇警杂诗》:“残毒既已酷,愤厉勿矫矫。”
分類:激愤
《漢語大詞典》:抒愤(抒憤)
发泄怨愤。 清 钮琇 觚賸续编·玉剑讹:“《中山狼传》为 宋谢良 所著,虽游戯之笔,当时必有所指,而不欲明言,托此以抒愤耳。” 清 袁枚 新齐谐·医妒:“ 张 素号牡夜叉,一旦凶威大损,愈恨 马学士 计,惟毒苦其所赠姬以抒愤。”
《漢語大詞典》:愤烈(憤烈)
愤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巧娘:“ 巧娘 言虽愤烈,然自是屈意事 三娘 。”
分類:愤激
《漢語大詞典》:愤满(憤滿)
(1).充盈于内而发于外。 汉 刘向 说苑·善说:“夫谈説之术,齐庄以立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譬称以諭之,分别以明之,欢欣愤满以送之,寳之,珍之。”《后汉书·苏竟传》:“ 仲尼 栖栖, 墨子 遑遑,忧人之甚也。 屠羊 救 楚 ,非要爵禄; 茅焦 干 秦 ,岂求报利?尽忠博爱之诚,愤满不能已耳。”
(2).见“ 愤懣 ”。
分類:充盈发于
《國語辭典》:愤懑(憤懣)  拼音:fèn mèn
忿恨不平。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恐卒然不可讳,是以仆终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奏启》:「杨秉耿介于灾异,陈蕃愤懑于尺一,骨鲠得焉。」也作「忿懑」。
《漢語大詞典》:愤抑(憤抑)
悲愤抑郁。 唐 司空图 《注〈愍征赋〉后述》:“且凡禀精英之气,是或有智谋超出羣辈,一旦愤抑,肆其笔舌,亦犹武人逞怨於锋刃也。”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四:“ 朱 甚喜,忽忆《荆州》词,以谓语意愤抑悽惋,殆非龙宫嫻雅出尘态度。”
分類:悲愤抑郁
《國語辭典》:慨愤(慨憤)  拼音:kǎi fèn
激动愤怒。《宋书。卷一。武帝本纪上》:「誓雪国耻,慨愤陵夷,诚发宵寐。」《北齐书。卷四一。独孤永业传》:「初闻晋州败,请出兵北讨,奏寝不报,永业慨愤。」
分類:愤慨
《漢語大詞典》:愤怼(憤懟)
愤慨怨恨。隶释·汉陈球后碑 宋 洪适 释:“两碑之前,几二百字可读,其末则文字凋落如晨星相望,岂其间盖有愤懟哀切之语,后来益有所愳而剔之乎?”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官政》:“而上或吾格,如不耐烦,则愤懟之心生,上下之情暌矣。” 王闿运 《御夷论一》:“强者愤懟而不知救祸之道,弱者输服而不知坐亡之惨。”
分類:愤慨怨恨
《漢語大詞典》:愤愧(憤媿)
愤恨惭愧。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韩彦古》:“ 仁甫 虽愤媿不平,而亦幸蒙其成,竟用以进。”
分類:愤恨惭愧
《漢語大詞典》:愤愠(憤愠)
怨恨;愤怒。 南朝 宋 谢惠连 《豫章行》:“如何阻行止,愤愠结心胸。”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其人愤愠叫号,交愬於臺省。”
分類:怨恨愤怒
《漢語大詞典》:愤咤(憤咤)
愤怒。《三国志·蜀志·廖立传》:“ 立 举头视屋,愤咤作色曰:‘何足言!’”
分類:愤怒
《漢語大詞典》:愤争(憤争)
激愤相争。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总论》:“然当之今日,剽掠攻击,殴夺愤争,所在皆是。”
分類:激愤相争
《漢語大詞典》:疾愤(疾憤)
痛恨愤慨。 闻一多 《〈女神〉之时代精神》:“啊!这又是何等的疾愤!何等的悲哀!何等的沉痛!” 郁达夫 《文学上的阶级斗争》一:“所以表面上似与人生直接最没有关系的新旧浪漫派的艺术家,实际上对人世社会的疾愤,反而最深。”
《漢語大詞典》:震愤(震憤)
盛怒。后汉书·张奂传:“海内默默,人怀震愤。”
分類:盛怒
《漢語大詞典》:躁愤(躁憤)
烦躁愤怒。 宋 欧阳修 《与谢景山书》:“古人久困不得其志,则多躁愤佯狂,失其常节。”宋史·南唐世家·李景:“ 景 既失 淮南 之地,颇躁愤,恶其大臣 宋齐丘 、 陈觉 、 李徵古 ,皆杀之。”
《漢語大詞典》:恨愤(恨憤)
怨愤。后汉书·匈奴传论:“永言前载,何恨愤之深乎!”《新唐书·段秀实传》:“ 朱泚 反,以 秀实 失兵,必恨愤,且素有人望,使骑往迎。”
分類:恨愤怨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