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16,分4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矜愚
愚鄙
愚儒
痴愚
朴愚
愚管
性愚
愚钝
守愚
愚款
愚浅
愚情
愚众
愚蠢
愚下
《分类字锦》:矜愚
册府元龟开元六年张希峤上表不经诏曰词意鄙浅不遵理度固合与罪恐后来正直其谓我何故特矜愚不置于法
分类:圣哲
《漢語大詞典》:愚鄙
愚昧鄙陋。汉书·王莽传上:“虽性愚鄙,至诚自知。”《隋书·房彦谦传》:“况乎蕞尔一隅,蜂扇蚁聚, 杨谅 之愚鄙、羣小之凶慝,而欲凭陵畿甸、覬幸非望者哉!”明史·沈鍊传:“今大学士 嵩 ,贪婪之性疾入膏肓,愚鄙之心顽於铁石。” 清 恽敬 《答俪笙尚书书》:“先生当代大君子,乃肯垂念愚鄙之夫。”
《漢語大詞典》:愚儒
昧于事理的儒者。史记·秦始皇本纪:“丞相 李斯 曰:‘……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汉书·张汤传》:“上问 汤 , 汤 曰:‘此愚儒无知。’”
分類:事理儒者
《漢語大詞典》:痴愚(癡愚)
亦作“痴愚”。 愚昧,呆笨。 汉 王充 论衡·道虚:“痴愚之人,尚知怪之。”《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你不念他日后老景凄凉,却去恋个死人,可不是个痴愚不孝之辈!” 瞿秋白 《论文学革命及语言文字问题·鬼门关以外的战争》:“然而如果写‘痴愚’,就不如写‘呆笨’;如果写‘缄默’,就不如写‘不做声’。”
《漢語大詞典》:朴愚(樸愚)
质朴愚钝。常用为谦词。《汉书·南粤传》:“道里辽远,壅蔽朴愚,未尝致书。” 宋 司马光 《答周源同年书》:“ 光 生而朴愚,行能无所长。”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臣之朴愚,必不敢奉詔。”
质朴愚拙。常用为谦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主司失意》:“臣性禀朴愚,材昧机变,皆为叨据,果窃显荣。” 宋 曾巩 《齐州谢到任表》:“不知苟曲以取容,但信朴愚而自守。” 清 龚自珍 《寒月吟》之二:“朴愚伤於家,放诞忌於国。”
《漢語大詞典》:愚管
浅陋;浅陋的见解。自谦之词。三国志·吴志·是仪传:“ 仪 对曰:‘圣主在上,臣下守职,惧於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听。’” 南朝 宋 裴駰 《〈史记集解〉序》:“聊以愚管,增演 徐氏 。”
《韵府拾遗 虞韵》:性愚
张咏诗性愚不肯林泉住强要清流拟致君
《國語辭典》:愚钝(愚鈍)  拼音:yú dùn
愚蠢、反应迟钝。《后汉书。卷六五。皇甫规传》:「自臣受任,志竭愚钝。」《红楼梦》第二二回:「二人笑道:『这样愚钝,还参禅呢!』」
《漢語大詞典》:守愚
保持愚拙,不事巧伪。 汉 王充 论衡·别通:“无温故知新之明,而有守愚不览之闇。” 唐 韩偓 《守愚》诗:“守愚不觉世途险,无事始知春日长。”
《漢語大詞典》:愚款
(1).单纯朴实。
(2).谦指己之诚意。 晋 庾亮 《让中书令表》:“虽陛下二相,明其愚款,朝士百寮,颇识其情,天下之人,何可门到户説,使皆坦然耶?” 宋 沈遘 《陈乞札子第四》:“载矜愚款,终赐俞音。”
《漢語大詞典》:愚浅(愚淺)
愚昧浅陋。 汉 蔡邕 《幽冀二州刺史久阙疏》:“臣愚浅小才,窃假阶级。”《后汉书·南匈奴传》:“臣素愚浅,又兵众单少,不足以防内外。” 宋 王安石 《进二经札子》:“伏惟皇帝陛下宿殖圣行,生知妙法,方册所载,象译所传,如天昭旷,靡不幬察,岂臣愚浅所敢冒闻。”
分類:愚昧浅陋
《漢語大詞典》:愚情
谦称己之衷情。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缘见逮及,故敢昧死竭其愚情。”
分類:谦称衷情
《漢語大詞典》:愚众(愚衆)
愚昧的众人。荀子·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鲁迅 《花边文学·推己及人》:“忘了几年以前了,有一位诗人开导我,说是愚众的舆论,能将天才骂死,例如 英国 的 济慈 就是。”
分類:愚昧众人
《國語辭典》:愚蠢  拼音:yú chǔn
痴呆笨拙。《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刘翁愚蠢,全不省事,径与女儿讨那破毡笠。」《老残游记》第九回:「只是既然三教道里子都是一样,在下愚蠢得极,到要请教这同处在甚么地方,异处在甚么地方?」
《漢語大詞典》:愚下
(1).愚昧卑下。 唐 李白 《上云乐》:“ 女媧 戏黄土,团作愚下人;散在六合间,濛濛若沙尘。”
(2).指知识不多、地位卑下的人。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以棋为易解,则如 旦 聪明尚或不能;以为难解,则愚下小人往往造於精絶。”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四:“然则六经简要,愚下独不得晓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