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20,分115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意造
玩意
意料
命意
正意
暖意
意定
琴意
意迟迟
意志
落意
谕意
意爱
毋意
传意
《漢語大詞典》:意造
凭想象力创作。 宋 苏轼 《石苍舒醉墨堂》诗:“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漢語大詞典》:玩意
(1).犹玩味,体味。 宋 陈善 扪虱新话·王右丞画渡水罗汉:“ 山谷 云:‘阿罗皆具神通,何至拖泥带水如此’……不知 山谷 何为作此语,岂犹未能玩意笔墨之外耶?”
(2).寄托情趣。 宋 沈虞卿 《〈小畜集〉序》:“ 咸平 初,﹝ 王禹偁 ﹞来於 齐安 ,在郡政化孚洽,容与暇景,作竹楼 无恒斋 、 睡足轩 以玩意。”
(3).亦作“ 玩艺 ”。即玩意儿。指曲艺、杂技等。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筵九》:“每至筵九,皇上幸 西厂子 小殿筵宴,看玩艺贯跤。”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想当初,在戏园,唱玩艺,挣洋钱;欢欢喜喜天天像过年。”
(4).亦作“ 玩艺 ”。即玩意儿。指技艺,技巧。 老舍 《断魂枪》:“神枪 沙子龙 是我的师傅,玩艺地道。”
(5).亦作“ 玩艺 ”。即玩意儿。指某种事物、举动等。多用作表示轻视之词。 鲁迅 《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但后来被捕的释放,未名社也启封了。忽封忽启,忽捕忽放,我至今还不明白是怎么的一个玩意。” 张天翼 《仇恨》:“要有那杆玩意,别人敢动一动!”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他的性格本身就和恐惧、怀疑、阿谀奉承……时常发生冲突、 童贞 最讨厌的正是这些玩艺。”
(6).亦作“ 玩艺 ”。即玩意儿。特指玩具。 鲁迅 《野草·风筝》:“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做的玩艺。”参见“ 玩意儿 ”。
《國語辭典》:玩意儿(玩意兒)  拼音:wán yì ér
1.小玩具或装饰品。如:「书匮里摆的一些泥人、玩偶等等的小玩意儿,色泽鲜艳、造型轻巧,真是漂亮极了!」
2.用来寄托情趣或打发时间的事物。如唱戏、打牌、耍杂技等。如:「他退休后閒居无事,打算找些玩意儿打发时间。」也作「玩艺儿」、「顽意儿」。
3.对人、事、物的鄙称。《文明小史》第三九回:「那守旧的女子,朝梳头,夜裹足,单做男人的玩意儿,我可不要娶这种女人?」
《國語辭典》:意料  拼音:yì liào
事先料想到的。元。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卷上。宋彦举针法》:「邱尝治消渴者,遂以酒酵作汤饮之而愈,皆出于意料之外。」
《國語辭典》:命意  拼音:mìng yì
定意、寓意。《红楼梦》第六四回:「今日林妹妹这五首诗,亦可谓命意新奇,别开生面了。」
《國語辭典》:正意  拼音:zhèng yì
真正的意图。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一折:「俺那里是与他结亲,正意则要图他荆州。」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我几曾图利息?我正意的那我则是赈人之贫波周人之急。」
《國語辭典》:暖意  拼音:nuǎn yì
温暖的感觉。如:「由于他的雪中送炭,给这严冷的冬夜,带来一丝的暖意。」
《國語辭典》:意定  拼音:yì dìng
心中揣测认定。《红楼梦》第一二回:「正自胡猜,只见黑魆魆的来了一个人。贾瑞便意定是凤姐,不管皂白,饿虎一般,等那人刚至门前,便如猫捕鼠的一般抱住。」
《漢語大詞典》:琴意
琴声中寄托的情意。 隋 王通 中说·礼乐:“子游 汾亭 ,坐鼓琴,有舟而钓者过曰:‘美哉琴意,伤而和,怨而静,在山泽而有廊庙之志。’” 宋 欧阳修 《弹琴效贾岛体》诗:“琴声虽可听,琴意谁能论。”
《國語辭典》:意迟迟(意遲遲)  拼音:yì chí chí
懒散倦怠的样子。元。马致远〈耍孩儿。近来时买得匹蒲梢骑套。七煞〉:「懒设设牵下槽,意迟迟背后随。」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倩东风扶策我这困身躯,懒设设梳云掠月,意迟迟傅粉施朱。」
《國語辭典》:意志  拼音:yì zhì
思想志向,即人类自行决定行为的能力。《抱朴子。外篇。自叙》:「性闇善忘,又少文,意志不专,所识者甚薄。」
《漢語大詞典》:落意
犹安心。 孙犁 《白洋淀纪事·山里的春天》:“刚才我还觉得辛苦你,自己不落意,这样一说,你和我们当家的是一家人。” 梁斌 《播火记》二:“ 涛 他娘看了看 严萍 说:‘正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年岁儿,给我来收拾园子,叫人心里多不落意。’”
分類:安心
《漢語大詞典》:谕意(諭意)
表明意思;示意。吕氏春秋·离谓:“言者,以諭意也。”汉书·严助传:“上嘉 淮南 之意,美将卒之功,乃令 严助 諭意风指於 南越 。” 宋 岳珂 桯史·陈了翁始末:“ 陈了翁 在 徽祖 朝,名重一时,为右司员外郎。 曾文肃 布 敬之,欲引以附己,屡荐於上,使人諭意,以将大用之。”
《漢語大詞典》:意爱(意愛)
情爱;情谊。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论:“及至移意爱,析嬿私,虽惠心妍状,愈献丑焉。”三国志·魏志·董卓传“遂杀 稠 ”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 傕 兄子 利 随 稠 , 利 还告 傕 , 韩 、 樊 交马语,不知所道,意爱甚密。” 宋 曾巩 《与刘沆龙图启》:“虽远台坐,常注愚心。復得交游之传,愈知意爱之厚。”
分類:情爱情谊
《漢語大詞典》:毋意
不主观臆断。《论语·子罕》:“子絶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何晏 集解:“以道为度,故不任意也。”
《漢語大詞典》:传意(傳意)
传达思想内容或情意。庄子·天道“而世因贵言传书” 唐 成玄英 疏:“夫书以载言,言以传意。” 明 沈鲸《双珠记·北斗化僧》:“纤云舒巧,飞星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