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719
典故
40
词典
1299
佛典
295
其它
85
共1719,分115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5
16
17
18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善意
肆意
不如意
辞意
意旨
水意
托意
托意
见意
尊意
清意
下意
词意
取意
出意
《國語辭典》:
善意
拼音:
shàn yì
1.好意。《汉书。卷五四。李广苏建传。苏建》:「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2.善于揣测别人的意向。汉。王充《论衡。知实》:「臣闻君子善谋,小人善意,臣窃意之。」
3.《民法》上的概念系指不知情。
分類:
善意
佛教
好心
拉丁文
推测
好意
佛门
计虑
缘分
意译
《國語辭典》:
肆意
拼音:
sì yì
任意。《韩非子。八说》:「人臣肆意陈欲曰侠,人主肆意陈欲曰乱。」《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凡所为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也作「肆志」。
分類:
肆意
纵情
任意
不受
拘束
多含
不顾一切
《國語辭典》:
不如意
拼音:
bù rú yì
不合意、不称心。《三国志。卷九。魏书。曹真传》:「万一有不如意,臣当以死奉明诏。」宋。
辛弃疾
贺新郎。肘后俄生柳
词:「肘后俄生柳,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分類:
不如意
不符
死的讳称
符合
合心
心意
事情
《國語辭典》:
辞意(辭意)
拼音:
cí yì
文辞的意旨。如:「他看了半天,仍不懂信中的辞意。」
分類:
辞意
辞官
退隐
文辞
意愿
意思
《國語辭典》:
意旨
拼音:
yì zhǐ
意向旨趣。《史记。卷九七。陆贾传》:「令比诸侯,皆如意旨。」《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慧澄替他宣扬意旨,祝赞已毕,叫一个小尼领了丫鬟别处玩耍。」
分類:
意旨
所在
尊者
意向
《骈字类编》:
水意
唐 孟郊
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
水意酒易醒,浪情事非迷。
《漢語大詞典》:
托意(託意)
寓意;寄情。 汉 袁康
《
越绝书·外传本事
》
:“外者,非一人所作,颇相覆载,或非其事,引类以託意。” 金 王丹桂
《望蓬莱·寄桃林口王都监》
词:“切恐灵机迷爱欲,不辞荒拙缀狂篇。缀意在毫牋。” 明
陈子龙
《岁暮遣怀》
诗之一:“惟应勉寂寞,託意丘中琴。”
分類:
托意
寓意
寄情
《漢語大詞典》:
托意
借事物以寄托感情。 明
何景明
《织女赋》
序:“予病值七夕之夜,感 织女 之事,托意命辞,作为兹赋。”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
第二章二:“ 刘 诗托意于花, 张 则寄情于月。”
分類:
寄托
感情
《國語辭典》:
见意(見意)
拼音:
xiàn yì
陈述意见。《文选。曹丕。典论论文》:「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文选。杜预。春秋左氏传序》:「直书其事,具文见意。」
分類:
表达
达意
意思
心意
《漢語大詞典》:
尊意
(1).君主的意愿。
《旧唐书·音乐志四》
:“追崇惧乖尊意,显号恐玷徽音。”
(2).称他人意见的敬词。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周三
》
:“适 胡二弟 致尊意,事已尽悉。”如:这次聚会,我想请你参加,未知尊竟如何?
分類:
他人
人意
意愿
意见
敬词
这次
聚会
参加
帝王
《漢語大詞典》:
清意
(1).意念纯净。
《
史记·夏本纪
》
:“清意以昭待上帝命,天其重命用休。”
(2).意境凄清。 唐
殷璠
《
河岳英灵集·崔署诗序
》
:“ 署 诗多叹词要妙,清意悲凉,
《送别》
、
《登楼》
,俱堪泪下。”
(3).清凉之意。 宋
曾巩
《山水屏》
诗:“餘光耀衾幬,清意凝幔褥。” 明
李日华
《
六研斋二笔
》
卷一:“因自署‘奉敕村梅’,更作疎枝冷叶,清意逼人。”
分類:
清凉
意境
意念
凄清
纯净
《國語辭典》:
下意
拼音:
xià yì
1.委屈己意。《汉书。卷四五。蒯通传》:「彼东郭先生、梁石君,齐之俊士也,隐居不嫁,未尝卑节下意以求仕也。」
2.虚心求教。《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
3.决定、主张。《魏书。卷六九。崔休传》:「诸公咸相谓曰:『崔尚书下意处,我不能异也。』」《梁书。卷五。元帝本纪》:「初生患眼,高祖自下意治之,遂盲一目,弥加悯爱。」
4.随意、随便。《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下意的送二两银子,也不叫他住两日,就打发他家去。」
分類:
下意
随意
出主意
屈意
虚心
决定
和顺
补正
《國語辭典》:
词意(詞意)
拼音:
cí yì
语词所表达的涵意。《三国演义》第一八回:「遂拆书观之,见其词意骄慢。」
分類:
词意
文辞
文词
含意
《漢語大詞典》:
取意
(1).犹随意。 南唐 尉迟偓
《
中朝故事
》
:“上又詔重修 安国寺 ,毕,亲降车輦,以设大斋。乃十二撞新鐘,捨钱一万贯,令诸大臣各取意击之。”
(2).采取其意。 吴晗
《朱元璋传》
第三章一:“﹝ 徐寿辉 ﹞以 蕲水 为都城,取意于西方净土莲台,号为 莲台省 。”
分類:
取意
采取
随意
《漢語大詞典》:
出意
(1).表示意义。 晋
王弼
《周易略例·明象》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
(2).立意;出主意。 南朝 梁简文帝
《率尔成咏》
:“约黄出意巧,缠絃用法新。迎风时引袖,避日暂披巾。” 宋
苏轼
《荔支叹》
:“君不见 武夷 溪边粟粒芽,前 丁 后 蔡 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鬭品充官茶。” 袁枚
《
随园诗话
》
卷五引 清 杨守知
《西湖竹枝词》
:“时样梳妆出意新, 鄂王 坟上小逡巡。”
分類:
出意
立意
示意
意义
出主意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