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觅死寻活(觅死寻活)  拼音:mì sǐ xún huó
意图自杀。也作「觅生觅死」、「寻死觅活」。
分类:意图自杀
《国语辞典》:居心不良  拼音:jū xīn bù liáng
心怀不轨,意图不善。如:「那流氓落得今天如此惨境,都是平时居心不良的恶果。」
《国语辞典》:间接正犯(间接正犯)  拼音:jiàn jiē zhèng fàn
利用无责任能力人或无犯罪意图人去犯罪,此利用者称为「间接正犯」,应负直接犯罪行为之责任。
分类:犯罪意图
《国语辞典》:普通强盗罪(普通强盗罪)  拼音:pǔ tōng qiáng dào zuì
意图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强暴、胁迫、药剂、催眠术或他法,至使不能抗拒,而取他人之物或使其交付者,称为「强盗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前项方法得财产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预备犯及未遂犯亦罚之。
《国语辞典》:掳人勒赎罪(掳人勒赎罪)  拼音:lǔ rén lè shú zuì
刑法上指意图勒赎而掳人者,处死刑、无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国语辞典》: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拼音:yǒu yì zāi huā huā bù fā,wú xīn chā liǔ liǔ chéng yīn
(谚语)比喻有意图、有计画去做的事常无法成功,而无意中的行动却获得意外的成效。明。汤显祖《南柯记》第八出:「似蚁人中不可寻,观音讲下遇知音。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国语辞典》:心怀不轨(心怀不轨)  拼音:xīn huái bù guǐ
心中存有不良的意图。如:「他心怀不轨,设计陷害他的朋友入狱。」《说唐演义》第三三回:「那孟海公心怀不轨,私置盔甲刀枪,蓄养不法之人。」
《国语辞典》:涂抹诗书(涂抹诗书)  拼音:tú mǒ shī shū
小孩年幼无知,信笔挥洒、随意图画的样子。唐。卢仝〈示添丁〉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
《国语辞典》:不轨之心(不轨之心)  拼音:bù guǐ zhī xīn
不良的意图或谋略。《红楼梦》第七九回:「宝钗久察其不轨之心,每随机应变,暗以言语弹压其志。」
《国语辞典》:不良之心  拼音:bù liáng zhī xīn
不好的意图。《三国演义》第八回:「自见将军,许侍箕帚,妾已生平愿足;谁想太师起不良之心,将妾淫污。」《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把一团美意看做不良之心,捉鸡骂狗,言三语四,影射的发作了一场。」
分类:不好意图
《国语辞典》:窃占罪(窃占罪)  拼音:qiè zhàn zuì
法律上指意图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的利益,而窃占他人的不动产者。
《国语辞典》:侵占罪  拼音:qīn zhàn zuì
指意图为自己或第三人之不法所有,于自己持有他人之物时,将原本的持有意思转化为所有意思,自居于所有权人的地位,利用持有物,即构成侵占罪。例如将自己保管的他人财物据为己有。
《國語辭典》:懂事  拼音:dǒng shì
明白事理。如:「这个学生实在很懂事,从不让老师们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