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初事
犹故事。惯例成规。仪礼·觐礼:“某日伯父帅乃初事。” 贾公彦 疏:“初犹故者,以其四时朝覲,自是寻常,故使恒循故事之常也。”
《漢語大詞典》:故祀
按惯例举行的祭祀。管子·幼官:“修春秋冬夏之常祭、食,天壤山川之故祀,必以时。”
分類:惯例祭祀
《國語辭典》:照例  拼音:zhào lì
依照惯例、常理。《文明小史》第二○回:「你我只可在这旁边厢房里听讲,堂屋里都是女人,照例是不能进去的。」
《國語辭典》:月月红(月月紅)  拼音:yuè yuè hóng
月季的别名。参见「月季」条。
《國語辭典》:恒例(恆例)  拼音:héng lì
不变的习惯、规矩。《太平广记。卷一七八。宴集》:「进士开宴,常寄其间。既撒馔,则移乐泛舟,都为恒例。」
分類:常规惯例
《漢語大詞典》:流例
流传下来的惯例。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别有众中称黜帝,天上人间少流例。” 唐 白居易 《对酒》诗之五:“眼前流例君看取,且遣琵琶送一杯。”
分類:流传惯例
《國語辭典》:向例  拼音:xiàng lì
以前的规则,沿习成惯例。《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向例此时没人敢回事的,他进来找不著大人,急得满头是汗,连忙去找邓门上。」
分類:以往惯例
《國語辭典》:常例钱(常例錢)  拼音:cháng lì qián
按惯例收取的小费。《水浒传》第一○回:「此间东门外十五里,有座大军草场,每月但是纳草纳料的,有些常例钱取觅。」
《漢語大詞典》:规例(規例)
常规惯例。《说岳全传》第十一回:“这是店主人的规例,凡是考时,恐他们来得早,等得飢饿,特送他们作点心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洋船规例,船未开行是不开饭的。”
分類:常规惯例
《漢語大詞典》:语例(語例)
用语的惯例。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语缓例:“ 昭 十六年左传:‘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急言之,则是‘比耦以艾杀此地’耳。乃以‘比’上更加‘庸次’二字, 杜 注遂训为用次更相从耦耕矣。皆由不达古人语例故也。按《方言》曰:‘庸、恣、比、侹、更、迭,代也。’庸、恣、比三字,即本左传。恣与次通。”
分類:惯例
《國語辭典》:办好(辦好)  拼音:bàn hǎo
1.已经做好、处理完成。如:「老师吩咐的事,你们办好了吗?」
2.将事情料理妥当。同「办妥」。如:「要能把这事办好,重重有赏!」
《国语辞典》:上汤(上汤)  拼音:shàng tāng
1.旧式宴会饮食终了时,惯例由厨役进呈清汤,徵询客人满意否,称为「上汤」。上汤后客人或给赏金而后起身离席。
2.以鸡骨或猪骨,慢火熬成的汤。也称为「高汤」。
《漢語大詞典》:例银(例銀)
依照惯例应该给予的银两。红楼梦第七八回:“谁知他哥嫂见他一嚈气,便回了进去,希图早些得几两发送例银。”
《漢語大詞典》:有例不兴,无例不灭(有例不興,無例不滅)
谓按照惯例办事。《官场现形记》第四一回:“回师老爷的话,有例不兴,无例不灭。这两句俗语料想师老爷是晓得的……但求师老爷还是按照旧帐移交过去,免得后任挑剔。”
《漢語大詞典》:佣故(傭故)
平常的惯例。荀子·王制:“立身则从佣俗,事行则遵佣故,进退贵贱则举佣士。” 梁启雄 释:“谓行事则循平常之故事。”
分類:平常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