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3,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三惠
乡佐
黄老君
易例
恪言
板令
怀协
易汉学
《漢語大詞典》:三惠
指 清 代经学家 惠周惕 及子 惠士奇 ,孙 惠栋 三人。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绪言:“至本朝,三 惠 之学,盛於 吴 中, 江永 、 戴震 诸君,继起於 歙 。”
分類:经学惠栋
《國語辭典》:乡佐(鄉佐)  拼音:xiāng zuǒ
职官名。主收乡间税赋。
分類:惠栋
《漢語大詞典》:乡啬夫(鄉嗇夫)
古代乡官之一。主役赋等。后汉书·任光传:“少忠厚,为乡里所爱。初为乡嗇夫,郡县吏。” 李贤 注引《续汉志》:“三老、游徼,郡所署也,秩百石,掌一乡人。其乡小者,县署嗇夫一人,主知人善恶,为役先后;知人贫富,为赋多少。”参见“ 嗇夫 ”。
分類:乡官役赋
《漢語大詞典》:黄老君
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后汉书·陈敬王羡传:“ 愔 ( 魏愔 )辞与王共祭 黄老君 ,求长生福而已,无它冀幸。”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史记·殷本纪曰:‘帝 武乙 无道,为偶人谓天神,天神即天帝也。天有五行,故有五帝,亦谓五君, 黄老君 盖五帝之一耳。’”一说,指 虚真人 。参阅 王先谦 集解引 沈钦韩 说。
分類:五帝惠栋
《国语辞典》:易例  拼音:yì lì
书名。清惠栋撰,二卷。考究汉儒之传以发易之本例,分九十类,惠氏精研古义,所采摭多专门授受之学。
《漢語大詞典》:恪言
格言。恪,通“ 格 ”。逸周书·小开武:“允哉,余闻在昔训典中,规非时罔有恪言,日正余不足。” 卢文弨 集校引 惠栋 曰:“恪,即古文格字。”
《漢語大詞典》:板令
(1).律令,法令。后汉书·应劭传:“窃不自揆,贪少云补,輒撰具《律本章句》《尚书旧事》《廷尉板令》……凡二百五十篇。”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 汉 有尉律,廷尉所用之律。”
(2).诏令。世说新语·方正“ 高贵乡公 薨” 刘孝标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 曹髦 ﹞曰:‘ 司马昭 之心,路人所知也。是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 王经 諫不听,乃出怀中板令投地曰:‘行之决矣!’”
《漢語大詞典》:怀协(懷協)
(1).携带。后汉书·儒林传序:“先是四方学士多怀协图书,遁逃林藪。”参见“ 怀挟 ”。
(2).包藏。后汉书·方术传序:“ 汉 自 武帝 颇好方术,天下怀协道蓺之士,莫不负策抵掌,顺风而届焉。”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 孔平仲 云:后汉怀挟字都作怀协。”参见“ 怀挟 ”。
(3).谓打毬技术高妙,善于控制。《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试交骑马捻毬杖,忽然击拂便过人……南北盘旋如掣电,东西怀协似风云。” 蒋礼鸿 通释:“‘怀协’就是‘怀挟’……‘怀协’在当时是讚美打毬手段的行语。”
《漢語大詞典》:怀挟(懷挾)
(1).携带。国语·晋语二:“亡人之所怀挟缨纕,以望君之尘垢也。”百喻经·妇诈称死喻:“老母语言:‘汝妇已死。’夫即往视……烧取其骨,以囊盛之,昼夜怀挟。”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茶。”
(2).特指应试中的挟带行为或挟带的文字等。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主司失意:“密旨令内人於门搜索怀挟,至於巾屨,靡有不至。”《元典章·礼部四·儒学》:“乡会等试,许将《礼部韵略》外,并不许怀挟文字。” 清 昭槤 啸亭续录·鲍双五侍郎:“其叙 中州 试牘有云:‘士子弇陋不已,必至有怀挟代倩之弊,而国法随之矣。’”
(3).包藏。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虽使其怀挟邪意,犹不足忧,而况其无乎?”《南齐书·氐传》:“ 梁州 刺史 范柏年 怀挟诡态,首鼠两端,既已被伐,盘桓稽命。”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这是家人怀挟私恨诬首的,怎么听得!”
《国语辞典》:易汉学(易汉学)  拼音:yì hàn xué
书名。清惠栋撰,八卷。此书采辑汉儒易学,掇拾绪论,加以考證。学者研习之,可略窥汉易之门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