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宠惜(寵惜)
宠爱,爱怜。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 寧王 曼 贵盛,宠妓数十人,皆絶艺上色。宅左有卖饼者妻,纤白明媚,王一见注目,厚遗其夫取之,宠惜逾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女又甚慧,能窥翁姑喜怒。 王公 夫妇,宠惜过於常情。”
分類:宠爱爱怜
《漢語大詞典》:歉惜
遗憾与惋惜。 宋 叶适 《孙永叔墓志铭》:“君负其能,踏省门五六,然终不得第名於进士,髮谢齿落,遂至槁死,知者皆为君歉惜。”
分類:遗憾惋惜
《漢語大詞典》:忾惜(愾惜)
感叹惋惜。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吴侍郎行状》:“今 吴中 遭乱,先生遗书当已不保,可愾惜也。”
《漢語大詞典》:愧惜
羞惭,悲哀。《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公私篇》:“遂乃以顺民之资格,实行公天下之主义,簞食壶浆以迎来者,以靳为奴为隶于异姓异种之箝制之下而不自愧惜。”
分類:羞惭悲哀
《分类字锦》:有心惜别
杜牧 赠别诗多情却似总无情但觉 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分类:
《漢語大詞典》:禹惜寸阴(禹惜寸陰)
指 禹 勤于治水,爱惜光阴之事。 晋 皇甫謐 帝王世纪:“ 尧 命﹝ 禹 ﹞以为司空,继 鯀 治水,乃劳身勤苦,不重径尺之璧,而爱日之寸阴。”晋书·陶侃传:“ 大禹 圣者,乃惜寸阴,至於众人,当惜分阴。”晋书·祖纳传:“ 纳 好弈棊, 王隐 谓之曰:‘ 禹 惜寸阴,不闻数棊。’”
《國語辭典》:在所不惜  拼音:zài suǒ bù xí
不在乎任何代价。如:「只要能把病治好,花多少钱,我都在所不惜。」
《韵府拾遗 陌韵》:为陛下惜(为陛下惜)
唐书戴冑传:冑曰。法者。布大信于人。言乃一时喜怒所发。陛下以一朝忿将杀之。既知不可而寘于法。此忍小忿存大信也。若阿忿违信。臣为陛下惜之。
《国语辞典》:死不足惜  拼音:sǐ bù zú xí
1.即使死了也不以为可惜。表示不怕死。《东周列国志》第二一回:「汝诱吾至此,我一身死不足惜,吾主兵到,汝君臣国亡身死,只在早晚,教你悔之无及!」
2.死了也不会令人感到可惜。如:「他这人坏事做尽,真是死不足惜!」
《分类字锦》:燕辞惜别(燕辞惜别)
令狐楚 立秋日诗 燕辞如惜别,柳意已呈衰。
分类:
《漢語大詞典》:惜字如金
谓极其节省文字,不多费笔墨。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文章所忌者,开口駡题。便説几句閒文,纔归正传,亦未尝不可,胡遽惜字如金,而作此卤莽灭裂之状也!”参见“ 惜墨如金 ”。
《國語辭典》:惜墨如金  拼音:xí mò rú jīn
不轻于落墨。原指作画时墨色宜一遍遍的薄涂,最后才能达到渐次深入、浓淡有致的深厚效果,而不宜一次大量使用浓墨。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写山水诀》:「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李成惜墨如金是也。」清。阎尔梅〈叶澹生山人访我黄龙潭上赠之〉诗四首之四:「传梅得杏铅华谢,惜墨如金笔意闲。」
《漢語大詞典》:惜财如命
指把钱财看得极重,生活过分地节俭。例如:惜财如命的单身汉孤独生活,同时紧勒裤带继续攒钱。
《漢語大詞典》:惜春鸟(惜春鳥)
鸟名。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鸟兽草木上:“惜春鸟,大不踰燕,其声曰:‘莫摘花果。’人谓之护山鸟。”
分類:鸟名
《漢語大詞典》:惜春御史
唐 代官名。掌护宫中花木。 唐 冯贽 《云仙散录》《玉麈集》:“ 穆宗 每宫中花开,则以重顶帐蒙蔽栏槛,置惜春御史掌之,号曰括香。”
《分类字锦》:惜福延寿(惜福延寿)
见上注。
分类:俭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