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49,分44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惊心
惊起
惊人
惊风
惊秋
惊涛
震惊
惊鸿
惊飞
惊看
惊雷
惊魂
惊梦
惊喜
惊湍
《國語辭典》:惊心(驚心)  拼音:jīng xīn
内心害怕。唐。杜甫 春望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红楼梦》第七三回:「俗语说的,物伤其类,唇竭齿亡,我自然有些惊心。」
《漢語大詞典》:惊起
因受惊吓而突然动作。例如:深夜突然听到枪声,大家都从床上惊起。
《國語辭典》:惊人(驚人)  拼音:jīng rén
使人惊奇、震惊。《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唐。白居易 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诗:「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
分類:惊人惊奇
《國語辭典》:惊风(驚風)  拼音:jīng fēng
1.可怕的疾风。《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凌惊风,历骇猋。」
2.中医上以心病主惊,肝病主风,惊风为小儿心热肝盛,触惊受风而引起的惊厥、抽搐等症状。分为急惊风、慢惊风二类。中枢神经的急性感染,药物、食物中毒、代谢营养障碍等皆可引起。
《漢語大詞典》:惊秋(驚秋)
(1).秋令蓦地来到。 唐 韦应物 《府舍月游》诗:“横河俱半落,泛露忽惊秋。” 唐 无名氏 《落叶赋》:“见一叶之已落,感四序之惊秋。”
(2).喻迅速凋零衰败。 宋 蔡襄 《方山渡口占》:“江上行人空自愁,壮年双鬢已惊秋。” 宋 苏辙 《次韵王适送张耒赴寿安尉》:“緑鬢惊秋半欲黄,官居无处觅林塘。”
《漢語大詞典》:惊涛(驚濤)
震摄人心的波涛。 三国 魏 曹丕 《沧海赋》:“惊涛暴骇,腾踊澎湃。” 唐 杨师道 《奉和圣制春日望海》:“落日惊涛上,浮天骇浪长。” 清 曹寅 《虎丘僧轩坐雨迟培山未至漫成》诗:“东巖磵壑凭临高,风雨横絶悬惊涛。”
分類:人心波涛
《國語辭典》:震惊(震驚)  拼音:zhèn jīng
吃惊惧怕。《诗经。大雅。常武》:「如雷如霆,徐方震惊。」《汉书。卷九。元帝纪》:「天惟降灾,震惊朕师。」
《國語辭典》:惊鸿(驚鴻)  拼音:jīng hóng
因受惊而轻捷飞起的鸿鸟。《文选。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后用以比喻女子的体态轻盈。宋。陆游 沈园诗二首之一:「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清。龚自珍 卜算子。江上有高楼词:「楼外文波曲曲通,不驻惊鸿影。」
《漢語大詞典》:惊飞(驚飛)
(1).受惊而飞。 宋 戴复古 《冬日移舟入峡避风》诗:“棹入黄芦蒲,惊飞白鷺羣。” 明 高启 《至吴松江》诗:“忘机旧鸥鸟,相见莫惊飞。”
(2).迅猛飘飞。 胡韫玉 《登楼叹》:“胡沙惊飞眯我目,胡风觱发寒我臆。”
分類:迅猛受惊
《漢語大詞典》:惊看(驚看)
惊奇地注视。 清 刘大櫆 《途中所见》诗:“林外白光浮,惊看长湖水。” 清 刘大櫆 《过汶上赠邓明府》诗:“如今白髮同尊酒,拭泪惊看梦里人。”
分類:惊奇注视
《漢語大詞典》:惊雷(驚雷)
亦作“ 惊靁 ”。
(1).使人震惊的雷声。 汉 刘向 《九叹·远游》:“凌惊靁以軼骇电兮,缀鬼谷於北辰。” 汉 张衡 《思玄赋》:“凌惊雷之砊礚兮,弄狂电之淫裔。” 宋 范成大 《题画卷》诗之四:“暑云泼墨送惊雷,坐见前山骤雨来。” 明 皇甫冲 《维摩寺雨坐》诗:“冥雨从东来,惊雷自西往。”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九疑山洞仙翁》:“每语倦,援瑟鼓之,如惊雷怒涛之声。”
(2).比喻使人震惊的大事变。 鲁迅 《集外集拾遗·〈无题〉诗》:“心事浩茫连广宇,於无声处听惊雷。” 冰心 《晚晴集·从“五四”到“四五”》:“但是这道电光后的一声惊雷,却把我‘震’上了写作的道路。”
《國語辭典》:惊魂(驚魂)  拼音:jīng hún
惊心。唐。骆宾王〈畴昔篇〉:「惊魂闻叶落,危魄逐轮埋。」
分類:受惊神态
《漢語大詞典》:惊梦(驚夢)
惊醒睡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 相如 含笔而腐毫, 扬雄 輟翰而惊梦。” 明 高启 《蛩声》诗:“空馆谁惊梦?幽蛩泣露莎。”
分類:惊醒睡梦
《國語辭典》:惊喜(驚喜)  拼音:jīng xǐ
惊奇欢喜。《文选。曹丕。与钟大理书》:「闻之惊喜,笑与抃会。」
分類:惊喜
《國語辭典》:惊湍(驚湍)  拼音:jīng tuān
急流。《文选。潘岳。河阳县作诗二首之二》:「川气冒山岭,惊湍激岩阿。」
分類:急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