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逗节成枝(逗節成枝)
谓编缀故事情节。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列公便好留心看那 燕北闲人 怎生替他安家,止风扫雪,逗节成枝,出那身臭汗了。”
分類:编缀情节
《漢語大詞典》:故事影片
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由演员扮演的影片。取材包括现实生活、历史题材和神话传说等。故事片经过艺术的提炼,运用独特的蒙太奇方法,展示情节,塑造形象,表达主题思想。
《國語辭典》:不攻自破  拼音:bù gōng zì pò
不待对方攻击,即因自己内部的矛盾而自行瓦解。明。张凤翼《红拂记》第二四出:「今日之计,只合移兵先平世洛,则唇亡齿寒,萧铣不攻自破矣。」《封神演义》第三回:「今只困其粮道,使城内百姓不能得接济,则此城不攻自破矣。」
《國語辭典》:表演  拼音:biǎo yǎn
1.戏剧、舞蹈、杂技等的演出。如:「他们表演天鹅湖舞剧。」
2.把情节或技艺以公开方式表现。如:「飞行表演」、「口技表演」。
3.用动作、方法,把事情的内容或特点一一示范演出。如:「家事表演」、「农事表演」。
4.指做事不切实际,像演戏一般。如:「你这招只是表演给我看的。」
《國語辭典》:插叙(插敘)  拼音:chā xù
叙述某一事件时,插入其他有关的情节内容。
《漢語大詞典》:百枝枝
形容树枝杈丫纷出。比喻事情节外生枝。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四折:“那婆娘舌剌剌挑茶斡刺,百枝枝花儿叶子,望空里揣与他箇罪名儿。”
《國語辭典》:笔记小说(筆記小說)  拼音:bǐ jì xiǎo shuō
以人物为中心,具有情节结构的笔记体著作。
《國語辭典》:倒叙(倒敘)  拼音:dào xù
一种文学、戏剧的表现手法。先叙述事情的结局或某些情节,再回头铺叙过程,称为「倒叙」。也作「逆叙」。
《國語辭典》:电视剧(電視劇)  拼音:diàn shì jù
专供电视或透过网路播放而制作的戏剧节目,可依其播映形式,分单元剧、连续剧等。
《國語辭典》:电视连续剧(電視連續劇)  拼音:diàn shì lián xù jù
在电视上播映的连续剧集。参见「连续剧」条。
《國語辭典》:情有可原  拼音:qíng yǒu kě yuán
从情理上来衡量,尚有值得原谅的地方。《新唐书。卷二○五。列女传。山阳女赵传》:「迫饥而盗,救死尔,情有可原,能原之邪?」唐。陆贽 授王武俊李抱真官封并招谕朱滔诏:「朕以罪不相及,情有可原,待以如初之诚,广其自新之路。」
《國語辭典》:说明书(說明書)  拼音:shuō míng shū
解释某事的文书。如:「使用说明书」。
《國語辭典》:抒情诗(抒情詩)  拼音:shū qíng shī
抒发感情思想的诗歌。
《漢語大詞典》:夹片(夾片)
清 代官吏向皇帝上疏或向上司禀事,遇有不便写于一起的情节,或另有所陈,则用另帖书写,夹在奏折或手本的第一幅内,叫“夹片”。《官场现形记》第三二回:“兄弟的意思,摺子上没有多少话説,还是夹片罢。”《中国现在记》第一回:“不料打开来,头一条就是 湖北 总督请旨奬励出洋学生的夹片。”
《漢語大詞典》:节构(節構)
情节与结构。 李丽 《评〈现代〉杂志的历史功绩》:“新感觉派小说家以快速的节奏、跳跃的节构、心理分析的笔法写大都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