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欲念  拼音:yù niàn
欲望念头。宋。苏轼〈与范纯夫〉:「某谓居瘴乡,惟静绝欲念,为万全之良药。」
《國語辭典》:欲念(慾念)  拼音:yù niàn
1.满足耳、目、口、鼻等所好的意念。
2.情欲的念头。
《漢語大詞典》:抑引
(1).谓抑制情欲而导之以善。 三国 魏 嵇康 《难张辽叔〈自然好学论〉》:“六经以抑引为主,人性以从欲为欢。”南齐书·孝义传论:“浇风一起,人伦毁薄,抑引之教徒闻,珪璋之璞罕就。”
(2).压缩与引伸。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徵圣:“故知繁略殊形,隐显异术,抑引随时,变通会适。”
《漢語大詞典》:爱着(愛著)
佛教谓迷恋于情欲,执着不能解脱。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诃诘四大门》:“反復横起,种种爱著。”北史·李概传:“屏除爱著,摈落枝体,收视反听,所以养识。”
《漢語大詞典》:欲根(慾根)
情欲之根。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二出:“止因俺师弟 玉通 ,我相未除,慾根尚掛,致使那 柳宣教 用 红莲 掇赚,他却报怨投胎。”
分類:情欲
《漢語大詞典》:究欲
充分满足情欲。《楚辞·大招》:“逞志究欲,心意安只。” 王逸 注:“言 楚国 珍奇所聚集,尤多姣女,可以快志意,穷情欲,心得安乐而无忧也。”
《國語辭典》:禁欲(禁慾)  拼音:jìn yù
禁止性欲或一切的欲望。如:「禁欲惩忿」。
《漢語大詞典》:情障
情欲的魔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绩女:“我偶堕情障,以色身示人,遂被淫词污褻,此皆自取,於汝何尤。”
分類:情欲魔障
《國語辭典》:动火(動火)  拼音:dòng huǒ
1.比喻发怒。如:「他脾气不好,容易动火。」
2.使人产生兴趣或欲念,即动心。《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见了这个乾净精致所在,不知一个好歹,心下到有几分喜欢。那汪锡见他无有慌意,反添喜状,便觉动火。」
《国语辞典》:溺途  拼音:nì tú
道家以为世人皆沉溺于情欲之中,故称世途为「溺途」。唐。吴筠〈神仙可学论〉:「拔陷区,出溺途,碎祸车,登福舆,始可与涉神仙之律矣。」
《漢語大詞典》:爱焰(愛燄)
犹爱火。佛教以喻情欲。 南朝 梁简文帝 《八关斋制序》:“业动心风,情漂爱燄。”
分類:佛教情欲
《漢語大詞典》:情窟
情欲的魔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绩女:“若不速迁,恐陷身情窟,转劫难出矣。”
分類:情欲
《漢語大詞典》:淫烁(淫爍)
情欲消失。吕氏春秋·明理:“阴阳失次,四时易节,人民淫烁不固,禽兽胎消不殖。” 高诱 注:“淫邪销烁不一也。” 许维遹 集释引 俞樾 曰:“此句是言男女不能生育。”
《漢語大詞典》:业窠团(業窠團)
谓罪孽之渊。指情爱、情欲之事。 明 叶宪祖 《北邙说法》:“跳不出业窠团,躲不迭甜冤对,便上非想天,一骨碌到底,人我缠绵没了期。”
《国语辞典》:色情小说(色情小说)  拼音:sè qíng xiǎo shuō
内容以描写情欲为主的小说。刻划露骨淫秽,不登大雅。如《金瓶梅》、《肉蒲团》等。
《国语辞典》:克己主义(克己主义)  拼音:kè jǐ zhǔ yì
伦理学的一派。主张遏抑情欲,拒绝快乐,以克己自制为道的最高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