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悼楚
哀伤痛苦。 三国 魏 曹操 《与太尉杨彪书》:“而贤子持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念卿父息之情,同此悼楚,亦未必非幸也。”
《漢語大詞典》:悼栗
见“ 悼慄 ”。
《漢語大詞典》:悼慄
亦作“ 悼栗 ”。 惊恐战栗。庄子·山木:“危行侧视,振动悼慄。”汉书·王莽传上:“夙夜悼栗,常恐污辱圣朝。” 三国 魏 阮籍 《鸠赋》:“终飘摇以流离,伤弱子之悼栗。” 唐 韩愈 《上襄阳于相公书》:“窥巨海之惊澜,莫不战掉悼慄,眩惑而自失。”
分類:惊恐战栗
《漢語大詞典》:怅悼(悵悼)
惆怅哀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林四娘:“一夕忽惨然告别……公送诸门外,湮然没。公悵悼良久。”
分類:惆怅哀伤
《漢語大詞典》:耄悼
指老人与幼儿。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耄与悼,虽有罪不加刑焉。” 郑玄 注:“爱幼而尊老。”三国志·吴志·孙策传“ 策 阴欲袭 许 ,迎 汉帝 ”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喜 《志林》:“ 顺帝 至 建安 中,五六十岁, 于吉 是时近已百年,年在耄悼,礼不加刑。”
分類:老人幼儿
《漢語大詞典》:忧悼(憂悼)
忧愁,不放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水莽草:“媪视生家良贫,意甚忧悼。”
《漢語大詞典》:惨悼(慘悼)
(1).丧事。 南朝 宋 鲍照 《请假启》之二:“加以凶衰,婴遘惨悼,终鲜兄弟, 仲由 所哀,臣实百罹,孤苦风雨。”
(2).凄惨悲痛。 清 皞皞子 《〈广东火劫记〉跋》:“情形惨悼,有甚於此。”
《漢語大詞典》:悼文
哀悼死者的文章。 韦君宜 《心中的楷模》:“早就想写一篇悼文了。总觉写不出这位我极为敬爱的领导同志的音容笑貌来,迟迟不能下笔。”
《漢語大詞典》:悼悔
感伤悔恨。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八年:“先帝临朝悼悔,谓朝廷不得不任其咎。”
分類:感伤悔恨
《漢語大詞典》:悼词(悼詞)
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讲话或文章。 巴金 《遵命文学》:“我在追悼会上读了悼词,想起他的不明不白的死亡,我痛惜我国文艺界失去这样一位战士。”《花城》1981年第2期:“还不知道是我参加他的追悼会,还是他为我写悼词哪!”
《韵府拾遗 号韵》:慕悼
梁昭明大子详东宫礼绝傍亲议令由来立意谓犹应有慕悼之言
《漢語大詞典》:笑悼
语本诗·邶风·终风:“謔浪笑敖,中心是悼。”后谓既可笑又可哀。 章炳麟 《排满平议》:“今之学者,於常识且不通练,而故譎觚其辞以相论难,夫妇之愚,或且笑悼之矣。”
分類:可笑
《漢語大詞典》:恸悼(慟悼)
悲痛伤悼。 宋 郭彖 睽车志卷四:“ 思文 暮年始生一子……年六七岁,竟死。 思文 慟悼,恨不身代之也。”
《骈字类编》:鹤悼(鹤悼)
明 刘基 老病叹 攻犀盬朽各有分,凫悲鹤悼何缪耶。
《漢語大詞典》:悼灼
痛心焦急。《后汉书·楚王英传》:“国家始闻 楚 事,幸其不然。既知审实,怀用悼灼,庶欲宥全王身,令保卒天年,而王不念顾太后,竟不自免。”
《漢語大詞典》:悼稚
年幼者。 宋 沈辽 《南岩导师赞》:“始自 七闽 ,上达京闕,公卿士夫,悼稚耆耄,咸来致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