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悲挠(悲撓)
悲痛烦乱。 唐 元稹 《唐故中大夫尚书刑部侍郎李公墓志铭》:“尔父有不朽行,宜得知者铭。吾悲挠不忍为。尔其告若父之执!”挠,一本作“ 橈 ”。
分類:悲痛烦乱
《漢語大詞典》:沈恸(沈慟)
亦作“沉慟”。 极其悲痛。 凌力 《星星草》第二四章二:“密密的人群在缓缓移动。 老石 似乎听到了沉恸的、摧人心腑的哭声。”
分類:悲痛
《漢語大詞典》:凄恸(淒慟)
哀痛。北齐书·封隆之传:“ 孝琬 灵櫬言归,二人送於郊外,悲哭悽慟,有感路人。”
凄惨悲痛。 宋 苏轼 《哭王子立次儿子迨韵》之二:“儿曹莫凄慟,老眼欲枯萎。”凄,一本作“ 悽 ”。
《漢語大詞典》:伤剥(傷剥)
(1).十分悲痛。后汉书·谯玄传:“窃闻后宫皇子产而不育。臣闻之怛然,痛心伤剥。”
(2).严重损伤。 宋 苏舜钦 《论西事状》:“前日 刘平 不能持重俟隙,务於速战,身罹禽获,伤剥国威。”
《漢語大詞典》:酸衷
悲痛的心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君被逮时,妾奔走戚眷间,并无一人代一谋者。尔时酸衷,诚不可以告愬。”
分類:悲痛心情
《漢語大詞典》:酸号(酸號)
悲痛号叫。 宋 方岳 《深雪偶谈》:“孤猿忆子,抱树酸号。”
分類:悲痛号叫
《漢語大詞典》:酸耿
悲痛忧伤。《梁书·殷钧传》:“知比诸德,哀顿为过,又所进殆无一溢,甚以酸耿。” 清 刘岩 《与履安夜话》诗:“穷冬岁欲徂,不觉增酸耿。”
《漢語大詞典》:惋怛
叹惜悲痛。《晋书·王羲之传》:“知 安西 败丧,公私惋怛,不能须臾去怀。”
分類:叹惜悲痛
《漢語大詞典》:痌切
悲痛至极。 明 张居正 《再乞守制疏》:“臣连日痌切穷苦,心藴结而难紓,语荒迷而无次。”
《漢語大詞典》:痛愧
悲痛惭愧。《魏书·刘昶传》:“万里奔波,投荫皇闕,仰赖天慈,以存首领。然大耻未雪,痛愧缠心。”
分類:悲痛惭愧
《漢語大詞典》:惨悼(慘悼)
(1).丧事。 南朝 宋 鲍照 《请假启》之二:“加以凶衰,婴遘惨悼,终鲜兄弟, 仲由 所哀,臣实百罹,孤苦风雨。”
(2).凄惨悲痛。 清 皞皞子 《〈广东火劫记〉跋》:“情形惨悼,有甚於此。”
《漢語大詞典》:恻痛(惻痛)
忧伤,悲痛。《公羊传·桓公十四年》“御廩灾,何以书?记灾也” 汉 何休 注:“先是, 龙门 之战,死伤者众, 桓 无惻痛於民之心。” 汉 王充 论衡·明雩:“夫知病之必不可治,治之无益,然终不肯安坐待絶,犹卜筮求祟,召医和药者,惻痛慇懃,冀有验也。”
《國語辭典》:惋怆(惋愴)  拼音:wàn chuàng
怅然悲伤。南朝梁。简文帝〈徵君何先生墓志〉:「知与不知,并怀惋怆。」
分類:悲伤悲痛
《漢語大詞典》:痛生生
悲痛貌。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急难》:“直恁的活擦擦,痛生生,肠断了,比如你在泉路里可心焦。” 清 洪升 《长生殿·改葬》:“恨悠悠江山如故,痛生生游魂血污。” 清 洪升 《长生殿·埋玉》:“痛生生怎地捨官家!”
分類:悲痛
《國語辭典》:痛爱(痛愛)  拼音:tòng ài
非常怜爱、疼爱。如:「我这小女儿非常乖巧,最得人痛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