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1,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叹伤
凄惶
悲恨
悲惋
悲欣
胁息
伤乱
惨颜
曾伤
哀念
伤恻
悼痛
凄婉
悲凄
哀心
《國語辭典》:叹伤(歎傷)  拼音:tàn shāng
悲叹、伤心。唐。温庭筠 经李处士杜城别业诗:「忆昔几游集,今来倍叹伤。」
《漢語大詞典》:凄惶(淒惶)
悲伤不安。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两口儿合是成间别,天教受此悽惶苦。”一本作“ 恓惶 ”。 元 曾瑞 《喜春来·秋夜闺思》曲:“悽惶泪湿鸳鸯枕,惨淡香消翡翠衾。”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母子二人悽惶了一夜,天明算了店钱,起身回 姑苏 而来。”
匆遽不安。 唐 元结 《问进士二》:“若不困顿於林野,必悽惶於道路。”
悲伤惶恐;凄惨不安。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二折:“哎哟天那,我这里便则落的那几点儿凄惶泪。”《黑籍冤魂》第十三回:“家私已弄得罄尽,没了生计……正在凄惶,忽然想着了一个去处。”
悲伤惶恐;困苦难堪。《三国演义》第四一回:“正凄惶时,忽见 糜芳 面带数箭,踉蹌而来,口言:‘ 赵子龙 反投 曹操 去了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自己身后,正不知倚靠谁人。説着,便不胜凄惶。” 冰心 《两个家庭》:“放学回来刚到门口,三哥也来了,衣襟上缀着一朵白纸花,脸上满含着凄惶的颜色。”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九章:“他不管光景过得怎样凄惶,精神上总是象 汤河 岸上的白杨树一般正直,白净。”
《漢語大詞典》:悲恨
悲伤怨恨。《汉书·刑法志》:“夫决狱不当,使有罪兴邪,不辜蒙戮,父子悲恨,朕甚伤之。” 唐 李德裕 《瀑泉亭》诗:“向老多悲恨,悽然念一丘。”《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和尚﹞带着悲恨而去。”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五幕:“他们抬头望着 忠王 的去路,听见枪声响了,又增加无穷的悲恨。”
《漢語大詞典》:悲惋
(1).悲愤怨恨。韩非子·亡徵:“婢妾之言听,爱玩之智用,外内悲惋而数行不法者,可亡也。”
(2).悲伤叹惜。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八:“西家思妇见悲惋,零泪霑衣抚心嘆。”太平广记卷二八○引《河东记·独孤遐叔》:“ 遐叔 悵然悲惋,谓其妻死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封三娘:“ 十一娘 伏牀悲惋,如失伉儷。”
《漢語大詞典》:悲欣
亦作“ 悲忻 ”。 悲伤与喜悦。 晋 卢谌 《答魏子悌》诗:“乖离令我感,悲欣使情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无隐》:“父母艘悲忻泣不胜。”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十:“追怀今昔,倍剧悲欣。” 宋 叶适 《与英上人游紫霄殿戏述短歌》:“等为造化役,未究悲忻情。”
分類:悲伤喜悦
《國語辭典》:胁息(脅息)  拼音:xié xí
屏气、敛息。形容恐惧之至。《汉书。卷九○。酷吏传。严延年传》:「豪彊胁息,野无行盗。」唐。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漢語大詞典》:伤乱(傷亂)
(1).伤害,损害。汉书·五行志下之上:“ 杨宣 对曰:‘五侯封日,天气赤黄, 丁 傅 復然。此殆爵土过制,伤乱土气之祥也。’”
(2).指悲伤离乱。 聂绀弩 《兔先生的发言》:“兔先生饱经伤乱,精神渐渐颓丧。”
《漢語大詞典》:惨颜(慘顔)
谓表情悲伤。 宋 陆游 《鹧鸪天·葭萌驿作》词:“惯眠古驛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
分類:表情悲伤
《漢語大詞典》:曾伤(曾傷)
深沉的悲伤。《楚辞·九章·怀沙》:“曾伤爰哀,永叹喟兮!”
分類:深沉悲伤
《漢語大詞典》:哀念
(1).悲伤的意念。《汉书·文帝纪》:“今乃幸以天年得復供养于高庙,朕之不明与嘉之,其奚哀念之有!”
(2).犹怜悯。后汉书·赵孝传:“贼有 夷长公 ,特哀念 谭 ,密解其缚。”
《漢語大詞典》:伤恻(傷惻)
悲伤同情,哀伤不忍。晋书·成都王颖传:“ 黄桥 战亡者有八千餘人,既经夏暑,露骨中野,可为伤惻。”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答王太尉书》:“无识之徒,忽然逆战,前旌未举,即自披猖,惊悼之情,弥以伤惻。”隋书·高祖纪下:“天之所覆,无非朕臣,每关听览,有怀伤惻。”
《漢語大詞典》:悼痛
悲伤痛心。汉书·贾谊传赞:“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 宋 叶适 《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后四十年,道其事者,尚相与悼痛嗟惜不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自家起了一个别号,叫做‘死里逃生’,以志自家的悼痛。”
《國語辭典》:凄婉(淒婉)  拼音:qī wǎn
形容声音悲伤而婉转。如:「凄婉的笛声,让听者潸然泪下。」
《國語辭典》:悲悽  拼音:bēi qī
哀痛悲伤。晋。陶渊明〈杂诗〉一二首之二:「念此怀悲悽,终晓不能静。」《三国演义》第三六回:「正悲悽间,不期曹丞相使人赚至许昌,言汝背反,下我于缧绁。」
《漢語大詞典》:哀心
悲伤的心情。礼记·乐记:“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叔夜有道之士:“ 孔子 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言其哀心未忘也。” 明 杨慎 《天一生水》:“﹝ 鲍景祥 曰﹞人之一身,贪心动则津生,哀心动则泪生。”
分類:悲伤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