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恶性(惡性)  拼音:è xìng
不良的。如:「恶性肿瘤」、「恶性通货膨胀」。
《国语辞典》:恶性倒闭(恶性倒闭)  拼音:è xìng dǎo bì
营利机构在没有预先告知债权人、投资人等的情况下,突然结束营业,称为「恶性倒闭」。
《国语辞典》:恶性竞争(恶性竞争)  拼音:è xìng jìng zhēng
为达目的,不顾后果的争逐、竞赛。如:「同行间互相杀价的恶性竞争,结果使大家都血本无归。」
《国语辞典》:恶性贫血(恶性贫血)  拼音:è xìng pín xiě
血液中出现甚多不成熟的红血球,且无法具有正常红血球的带氧功能,这种情形即称为「恶性贫血」。
《國語辭典》:恶性循环(惡性循環)  拼音:è xìng xún huán
事情不好的一面以因果往复的方式,不断的互相影响。如:「金权游戏使有钱人更有钱,没钱的人更没钱,恶性循环的结果,贫富悬殊,社会一定不安。」
《國語辭典》:恶性肿瘤(惡性腫瘤)  拼音:è xìng zhǒng liú
一种周围没有膜包著,与正常组织之间界限不明显的肿瘤。其细胞会异常的增生,形状、大小不规则,能在体内转移,对正常组织破坏性很大。如癌症。也称为「恶性瘤」。
《國語辭典》:瘴疠(瘴癘)  拼音:zhàng lì
人因接触到山林间湿热蒸发毒气所生的疾病。唐。沈佺期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诗:「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唐。杜甫梦李白〉诗:「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漢語大詞典》:三性
(1).佛教名词。指法相宗所主张的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认为事理、迷悟一切诸法,均不出此三性。见成唯识论卷八。也称“三自性”。 章炳麟 《建立宗论》:“云何三性?一曰徧计所执自性,二曰依他起自性,三曰圆成实自性。”
(2).佛教名词。指善性、恶性和无记性(即非善非恶之性)。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二十:“善、恶、无记,是三性也。”
(3).道教名词。指元精、元气和元神。 唐 吕岩 《敲爻歌》:“此时黄道会阴阳,三性元宫无漏泄。” 唐 吕岩 《忆江南》词之八:“三性本同一体内,要烧灵药切寻铅。”
(4).指人性的三个来源。 汉 王充 论衡·命义:“亦有三性:有正,有随,有遭。正者,禀五常之性也;随者,随父母之性;遭者,遭得恶物象之故也。”
《漢語大詞典》:疠痎(癘痎)
恶性疟疾。亦指患恶性疟疾的人。 唐 元稹 《痁卧闻幕中诸公徵乐会饮因有戏呈三十韵》:“毕竟图斟酌,先须遣癘痎。”
《漢語大詞典》:毒病
恶性病症。南史·孝义传上·王氏:“ 永兴 概中里 王氏 女年五岁,得毒病,两目皆盲。”
《國語辭典》:疔疮(疔瘡)  拼音:dīng chuāng
毛囊汗腺等处疼痛肿硬的泛称。《金瓶梅》第二三回:「小的但有一字欺心,到明明不逢好死,一个毛孔儿里生下一个疔疮!」
《漢語大詞典》:恶变
医学上指肿瘤由良性转变成恶性。
《漢語大詞典》:嶂疠(嶂癘)
即瘴疠,南方湿热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藐尔诸孤,朝不谋夕,流离大海之南,寄命嶂癘之地。”
《漢語大詞典》:哑摆(啞擺)
方言。指恶性疟疾。 艾芜 《红艳艳的罂粟花》:“ 老缅子 地方好找钱,大家都晓得的……就是不该这个时候去,雨季就快要到了,到处有瘴气出来,得了哑摆,几天就完了,啥子药都医不了的。”
《国语辞典》:甲级流氓(甲级流氓)  拼音:jiǎ jí liú máng
称恶性重大的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