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害口  拼音:hài kǒu
妇女怀孕初期恶心、呕吐、饮食习惯异于平常的现象。也称为「害喜」。
《國語辭典》:作呕(作嘔)  拼音:zuò ǒu
1.恶心想吐。《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王夫人当时四十岁了,只觉得喜食咸酸,时常作呕。」
2.对某些人事物嫌恶至极,非常讨厌。如:「表里不一的人真令人作呕。」
分類:恶心厌恶
《漢語大詞典》:欧恶(歐惡)
恶心欲吐。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人有病而啜粥者,於吐下之后可也。未吐下时而先啜粥,非直滋病,亦欧恶不能下噲咽。”
分類:恶心
《國語辭典》:消化不良  拼音:xiāo huà bù liáng
因饮食过度或消化机能衰退等因素,导致消化功能无法发挥,造成胃肠不适或食欲不振等现象。
《国语辞典》:嘈人  拼音:cáo rén
胃不舒服,有恶心的感觉。《西游记》第二七回:「桃子吃多了,有些嘈人,又有些下坠。」
《国语辞典》:催泪瓦斯(催泪瓦斯)  拼音:cuī lèi wǎ sī
一种化学战剂。受攻击者会出现眼睛刺痛灼热、泪涕齐流、呼吸困难、喉管疼痛、头晕目眩、恶心、皮肤疼痛等症状,但不会致命。
《國語辭典》:高空病  拼音:gāo kōng bìng
病名。乘坐飞机或其他飞行器在高空飞行时,因缺氧而引起的症状。
《國語辭典》:恶阻(惡阻)  拼音:è zǔ
1.消化不良,不想吃东西。
2.中医上指妇人受孕后,出现恶心、呕吐的妊娠反应。
《國語辭典》:反胃  拼音:fǎn wèi
食物咽下后,胃里不舒服,有恶心,甚至呕吐的症状。如:「看见一堆油腻的食物,不禁令我反胃。」也称为「翻胃」。
《国语辞典》:回归热(回归热)  拼音:huí guī rè
病名。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媒是体虱,主要症状为高烧、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等。高烧持续数日降为常温,经过数日后又再发作,症状重新出现。
《漢語大詞典》:哕逆(噦逆)
恶心干呕。《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噦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注:“噦即乾呕也,因其有噦噦之声,而无他物,故不曰乾呕,而曰噦逆,属气上逆为病也。”
分類:恶心
《國語辭典》:害喜  拼音:hài xǐ
妇女怀孕初期有恶心、呕吐、饮食习惯异于平常等现象。也称为「害口」。
《漢語大詞典》:吊恶(弔噁)
亦作“吊噁”。 引起恶心。《黑籍冤魂》第十一回:“不吃烟的进去,闻了要吊噁。”
分類:恶心
《漢語大詞典》:呕家(嘔家)
平素患有恶心、呕吐的病人。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尽脓自愈。”
《漢語大詞典》:十滴水
中成药名。祛暑剂。适用于中暑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孕妇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