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雉伏鼠窜(雉伏鼠竄)
谓恐惧地躲藏,惊慌地逃窜。 明 李东阳 《西北备边事宜状》:“朝廷命将出师,天威所至,雉伏鼠窜,无有遗者。”
《漢語大詞典》:萦悸(縈悸)
迷惑恐惧。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此长无益於吉凶,而空残灭繒丝,縈悸小民。” 汪继培 笺:“‘縈’与‘荧’通。”
分類:迷惑恐惧
《漢語大詞典》:惴惮(惴憚)
恐惧,害怕。 明 宋濂 《太初子碣》:“ 太初子 行方严有度,柔仁者咸慕与亲,刚愎者惴惮不敢过其门。”
分類:恐惧害怕
《漢語大詞典》:重手累足
两手相重,两足相迭,不敢有所举动。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宋 王安石 《广西转运使李君墓志铭》:“故所在豪人猾吏,重手累足,以终君去,不敢有所触。”
《國語辭典》:重足而立  拼音:chóng zú ér lì
双脚并拢站立,不敢向前移动。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钳口而不言。」《野叟曝言》第四二回:「富民重足而立,贫民揭竿而起。」
《漢語大詞典》:震迭
1.亦作"震叠"。
2.震动,恐惧。
3.使震惊,恐惧。
《漢語大詞典》:战抖抖(戰抖抖)
因恐惧或发怒而发抖貌。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书办吓的战抖抖的,説道:‘大老爷有何吩咐处,只管叫书办怎么样办。’”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个秀才见説了,吓得魂不附体……呆了一会,战抖抖的问道:‘那个人姓甚名谁?’”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张善 也战抖抖的怒道:‘你有刀的,怕不会杀人,反来赖我。’”
《國語辭典》:亡魂丧胆(亡魂喪膽)  拼音:wáng hún sàng dǎn
形容非常惊慌恐惧。《三国演义》第五○回:「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孤本元明杂剧。破天阵。第二折》:「杀匈奴亡魂丧胆,保家邦万载咸宁。」
《漢語大詞典》:畏震
恐惧震惊。后汉书·酷吏传·阳球:“ 球 既诛 甫 ……权门闻之,莫不屏气。诸奢饰之物,皆各缄縢,不敢陈设。京师畏震。”
《漢語大詞典》:头皮发麻
形容极其恐惧的感觉。例如:他的头皮发麻,假如荆原真的是来找他算账的,他很难说没有一点儿心虚。——张抗抗《淡淡的晨雾》
分類:恐惧感觉
《漢語大詞典》:缩成一团
常常因为寒冷、紧张、恐惧而蜷缩身体
使肌肉做不随意的收缩
《漢語大詞典》:碎心裂胆(碎心裂膽)
形容异常恐惧。《四游记·萧后吕客谈兵》:“仗臣平生所学,排上南天七十二阵。 宋 之君臣,必茫然莫知,将碎心裂胆,无计所出矣。”
分類:异常恐惧
《國語辭典》:提心在口  拼音:tí xīn zài kǒu
形容心理上、精神上担忧恐惧,无法平静下来。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只著你夜去明来,倒有个天长地久,不争你握雨携云,常使我提心在口。」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二折:「则听的声粗气喘如雷吼,諕的我战战兢兢提心在口。」也作「提心吊胆」。
《漢語大詞典》:惕伏
恐惧而伏于地。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遵言》:“又见夜叉辈六七人……遥见 四郎 ,戢毒慄立,惕伏战悚而拜。”
分類:恐惧
《漢語大詞典》:系统脱敏法
通过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消除焦虑、恐怖状态及其他恐惧反应的行为疗法。人不能同时既松弛又紧张,在松弛时本来可引起焦虑的刺激就会失去作用,即对此刺激脱敏了。系统脱敏法即通过逐渐加强这种刺激,并使之脱敏,从而解除患者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