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局踖(跼踖)
(1).急促。《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阳上〉》“脉促胸满”集注引 沈明宗 曰:“若脉促胸满而微恶寒,乃虚而跼踖,阳气欲脱,又非阳实之比,所以加附子固护真阳也。”
(2).忙乱。 清 薛雪 一瓢诗话:“又如借本经营,原非己物,终岁紜紜,徒见跼踖。”
(3).惶恐。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家闲》:“自 文惠公 既登将相,两兄弟亦为大官,而其父 秦公 是时尚无恙,每 秦公 与客坐,则 文惠公 兄弟左右侍立,坐客跼踖不安求去。 秦公 笑曰:‘此儿子辈尔。’”
《國語辭典》:吹嘘(吹噓)  拼音:chuī xū
1.呼气、嘘气。《隋书。卷七五。儒林传。王孝籍传》:「咳唾足以活枯麟,吹嘘可用飞穷羽。」《水浒传》第一六回:「那十个厢禁军,雨污通流,都叹气吹嘘。」
2.吹捧、称扬。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钝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共饵者,递共吹嘘。朝廷以为文华,亦尝出境聘。」
3.比喻不费吹灰之力而能成就大事。南朝陈。徐陵〈檄周文〉:「叱吒而平宿豫,吹嘘而定寿阳。」明。张四维《双烈记》第二七出:「吹嘘定鲁齐,谈笑平吴楚。」
4.风吹。唐。孟郊哭李观〉诗:「清尘无吹嘘,委地难飞扬。」
5.比喻奖掖擢升。唐。杜甫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诗:「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6.吹竽。北周。庾信〈小园赋〉:「昔草滥于吹嘘,藉文言之庆馀。」
《漢語大詞典》:吹竽
(1).吹奏竽。竽,管乐器。战国策·齐策一:“ 临淄 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
(2).谓滥竽充数。典出韩非子·内储说上:“ 齐宣王 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 请为王吹竽, 宣王 説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 死, 湣王 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若长风之过籟, 南郭 之吹竽耳。”后亦用作自谦之词。 唐 韩愈 《和席八十二韵》:“倚玉难藏拙,吹竽久混真。”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某也孱资琐质,误恩偶及,亦復与吹竽之部。”
《國語辭典》:戚戚  拼音:qī qī
1.相亲。《诗经。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文选。曹植。求通亲表》:「退省诸王,常有戚戚具尔之心。」
2.忧惧。《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内心有所感动的样子。《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老残游记》第二回:「梦湘先生论得透辟极了,于我心有戚戚焉。」
《國語辭典》:戚戚(慼慼)  拼音:qī qī
忧愁、悲伤。唐。韦应物送杨氏女〉诗:「永日方戚戚,出门复悠悠。」
《國語辭典》:急景  拼音:jí jǐng
光阴迅速。宋。楼钥次韵翁处度同游北山〉诗:「我携旧记访陈迹,正恐急景不得延。」
《國語辭典》:喘息  拼音:chuǎn xí
1.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的样子。《儒林外史》第二○回:「挨到晚上,痰响了一阵,喘息一回,呜呼哀哉,断气身亡。」
2.短暂的休息,以纾解疲劳和压力。如:「连加三天的班,让我们稍作喘息,再继续努力。」
3.比喻时间的短促。《后汉书。卷五六。张皓传》:「荒裔愚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遂复相聚偷生,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閒耳。」
《國語辭典》:涤荡(滌蕩)  拼音:dí dàng
1.摇动。一说播散。《礼记。郊特牲》:「殷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乐三阕,然后出迎牲。」
2.洗除。南朝梁。陶弘景〈授陆敬游十赉文〉:「涤荡纷秽,表里霜雪。」唐。李白 友人会宿诗:「涤荡千古愁,留连百壶饮。」也作「涤荡」。
《國語辭典》:条畅(條暢)  拼音:tiáo chàng
1.通畅、舒畅。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详总书体,本在尽言,言以散郁陶,托风采,故宜条畅以任气,优柔以怿怀;文明从容,亦心声之献酬也。」《晋书。卷七九。谢安传》:「及总角,神识沉敏,风宇条畅,善行书。」
2.繁衍茂盛。《后汉书。卷二八下。冯衍传》:「思唐虞之晏晏兮,揖稷契与为朋;苗裔纷其条畅兮,至汤武而勃兴。」《文选。潘岳。西征赋》:「黄壤千里,沃野弥望。华实纷敷,桑麻条畅。」
《漢語大詞典》:条畅(條暢)
急促不顺貌。条,通“ 涤 ”。礼记·乐记:“世乱则礼慝而乐淫……感条畅之气,而灭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贱之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礼记中“感条畅之气”:“家大人曰:条畅,读为‘涤荡’。涤荡之气,谓逆气也……涤荡、条畅、慆荡声相近,故字相通。”
分類:急促不顺
《國語辭典》:条畅(條暢)  拼音:tiáo chàng
1.通畅、舒畅。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详总书体,本在尽言,言以散郁陶,托风采,故宜条畅以任气,优柔以怿怀;文明从容,亦心声之献酬也。」《晋书。卷七九。谢安传》:「及总角,神识沉敏,风宇条畅,善行书。」
2.繁衍茂盛。《后汉书。卷二八下。冯衍传》:「思唐虞之晏晏兮,揖稷契与为朋;苗裔纷其条畅兮,至汤武而勃兴。」《文选。潘岳。西征赋》:「黄壤千里,沃野弥望。华实纷敷,桑麻条畅。」
《國語辭典》:齁齁  拼音:hōu hōu
熟睡时的鼻息声。《三国演义》第六八回:「狱卒著力痛打,看左慈时,却齁齁熟睡,全无痛楚。」《西游记》第二八回:「岂知走路辛苦的人,丢倒头,只管齁齁睡起。」也作「蘧蘧」。
《漢語大詞典》:急鼓
急促的鼓声。战阵或竞技中用以激励斗志。三国志·吴志·孙策传“ 策 轻军晨夜袭拔 庐江 ” 裴松之 注引《吴录》:“臣讨 黄祖 ……身跨马櫟陈,手击急鼓,以齐战势。” 宋 杨万里 《过弋阳观竞渡》诗:“急鼓繁鉦动地呼,碧琉璃上两龙趋。”
《國語辭典》:丝鞭(絲鞭)  拼音:sī biān
用丝裹的软鞭,古代多用为缔结姻亲的聘物。《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二七出》:「我与胜花小娘子登百尺采楼,你祇候状元来,教相公亲递丝鞭多少好。」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咱不接丝鞭,恁紧候归轩。」
《漢語大詞典》:促节(促節)
(1).急促的节奏;短促的音节。 晋 陆机 《拟东城一何高》诗:“长歌赴促节,哀响逐高徽。”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结言摹,促节四言,鲜有缓句,故能义直而文婉,体旧而趣新。”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一:“﹝七言歌行﹞一入促节,则凄风急雨,窈冥变幻。” 清 黄景仁 《宣城杂诗》:“感此行路歌,促节不能缓。”
(2).加快速度。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然后侵淫促节,儵夐远去。” 郭璞 注:“言疾驱也。” 汉 应玚 《慜骥赋》:“瞻前轨而促节兮,顾后乘而踟蹰。” 晋 陆机 《瓜赋》:“感嘉时而促节,蒙惠露而增鲜。”此言瓜提早成熟。
《國語辭典》:严鼓(嚴鼓)  拼音:yán gǔ
1.庄严的鼓节。《汉书。卷八二。史丹传》:「天子自临轩槛上,隤铜丸以擿鼓,声中严鼓之节。」
2.击大鼓以警戒。《三国志。卷五六。吴书。朱然传》:「虽世无事,每朝夕严鼓,兵在营者,咸行装就队。」
《漢語大詞典》:倒衣
(1).《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孔颖达 疏:“羣臣当以失晚,復恐后期,故於东方未明之时,急促惶遽,不暇整理衣服,故颠倒著衣裳而朝君。”后因以“倒衣”谓忙于公务。 唐 杜甫 《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四韵》:“长路更执紼,此心犹倒衣。” 宋 苏辙 《次韵门下吕相公同访致政冯宣猷一首》:“懒从朝謁事驂騑,此去高眠罢倒衣。”
(2).指因急促外出而倒穿衣裳。用以形容热情迎客。 唐 皮日休 《移元徵君书》:“斯时也,山林之间,宜倒衣以接礼,重跡以应命。” 宋 叶适 《祭戴詹事文》:“我病卧久,迟公远归。曷不迎门?曷不倒衣?曷不大斗,以酌寿祺!”
《國語辭典》:急节(急節)  拼音:jí jié
慌张、急忙。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三折:「则见他无发付氲氲恶气,急节里不能勾步步相随。」也作「急且」。
《漢語大詞典》:奔迫
急促,匆忙。 唐 李白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诗:“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史文靖公:“ 史文靖公 貽直 ,器量宏大,风度翩然,尝有不时宣召,公雅步如常。或有催促之者,公曰‘天下安有奔迫之宰相耶!’人服其知大体云。”
分類:急促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