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思维(思維)  拼音:sī wéi
1.思量。唐。李德裕 赐黠戛斯书:「每欲思维先恩好意,不更疑惑,便是明诚。」也作「思惟」。
2.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将外在所得的表象、概念,经由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步骤的认识活动的过程。也作「思惟」。
分類:思维
《國語辭典》:思惟  拼音:sī wéi
1.思量。《汉书。卷五九。张衡传》:「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惟得失。」《三国志。卷一○。魏书。荀攸传》:「我每有所行,反覆思惟,自谓无以易;以咨公达,辄复过人意。」也作「思维」。
2.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将外在所得的表象、概念,经由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步骤的认识活动的过程。也作「思维」。
《高级汉语词典》:思维能力  拼音:sī wéi néng lì
思维的本能或能力;尤指合乎逻辑地进行思维的能力
分类:思维能力
《国语辞典》:反覆思维(反覆思维)  拼音:fǎn fù sī wéi
一次又一次的思量。《三国志。卷一○。魏书。荀攸传》:「我每有所行,反覆思维,自谓无以易,以咨公达,辄复过人意。」
分类:思量
《漢語大詞典》:抽象思维
即“逻辑思维”。
《漢語大詞典》:创造性思维
创造新形象或新事物的思维形式。主要表现为,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性的想像、活跃的灵感和新颖的表述等。
《漢語大詞典》:逻辑思维(邏輯思維)
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思维方式。它同形象思维不同,用科学的抽象概念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述认识现实的结果。也叫抽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