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肆矜
赦其罪而怜悯之。书·多士:“予惟率肆矜尔,非予罪,时惟天命。” 孙星衍 疏:“言我惟缓尔之罪而又矜之。”
分類:怜悯
《國語辭典》:软心肠(軟心腸)  拼音:ruǎn xīn cháng
比喻感情柔弱,意志容易动摇。如:「他这个人就是软心肠,说几句好话,什么事都拒绝不了。」
《漢語大詞典》:轸救(軫救)
怜悯拯救。景德传灯录·道育禅师:“王疾殆至弥留,愿叔慈悲,远来軫救。”
分類:怜悯拯救
《漢語大詞典》:怀矜(懷矜)
心怀怜悯。《后汉书·和帝纪》:“ 荆州 比岁不节,今兹淫水为害,餘虽颇登,而多不均浹,深惟四民农食之本,惨然怀矜。”
分類:心怀怜悯
《漢語大詞典》:哀宥
怜悯宽容。周书·孝闵帝纪:“帝听讼於右寝,多所哀宥。”
分類:怜悯宽容
《漢語大詞典》:矜弘
怜悯宽大。 南朝 陈 徐陵 《与北齐广陵城主书》:“大军多士,希惠矜弘。”
分類:怜悯宽大
《漢語大詞典》:厉怜王(厲憐王)
麻疯病人怜悯被劫杀的君主,认为比自己还可怜。厉,麻疯病。韩非子·奸劫弑臣:“谚曰:‘厉怜王。’此不恭之言也……故劫杀死亡之君,此其心之忧惧,形之苦痛也,必甚于厉矣。”
《漢語大詞典》:恤理(卹理)
谓怜悯而治理之。三国志·蜀志·马忠传:“郡丞 朱褒 反。叛乱之后, 忠 抚育卹理,甚有威惠。”
分類:怜悯治理
《漢語大詞典》:爱悯(愛憫)
爱惜怜悯。 唐 苏涤 《宣宗谥议》:“俯閲才彦,则命法官諫官之次对;爱悯生育,则禁三月五月之採捕。”
分類:爱惜怜悯
《漢語大詞典》:闵慰(閔慰)
怜悯安慰。 宋 苏舜钦 《祭舅氏文》:“语言煦煦,閔慰兼该。”
分類:怜悯安慰
《漢語大詞典》:悯宥(憫宥)
怜悯宽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花姑子:“妾不能终事,实所哀惨。然为君故,业行已损其七,幸悯宥也。”
分類:怜悯宽宥
《漢語大詞典》:矜疚
怜悯不安。宋书·明帝纪:“且住诸沦逼,虽经累宥,逋窜之党,犹为实繁。宵言永怀,良兼矜疚。”
分類:怜悯不安
《漢語大詞典》:矜赈(矜賑)
怜悯赈济。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丝布启》:“远降圣慈,曲垂矜賑。”
分類:怜悯赈济
《漢語大詞典》:优闵(優閔)
体恤怜悯。 宋 苏轼 《札子》:“若圣恩优閔老臣,眷眷不已,遇其朝见,间或传宣不拜,足以为非常之恩。”
分類:体恤怜悯
《漢語大詞典》:天赐之福
被认为是一种天赐的恩惠或怜悯的仁慈。例如:好像全部忘记了他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天赐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