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可怜见(可憐見)  拼音:kě lián jiàn
1.见,语尾助词,无义。可怜见指哀悯。《元史。卷二九。泰定帝本纪一》:「薛禅皇帝可怜见嫡孙、裕宗皇帝长子、我仁慈甘麻剌爷爷根底。」《水浒传》第二二回:「天可怜见,若遇宽恩大赦,那时回来父子相见,安家乐业。」
2.惹人喜爱。《红楼梦》第二二回:「贾母深爱那作小旦的与一个作小丑的,因命人带进来,细看时一发可怜见。」
《漢語大詞典》:可爱(可愛)
(1).令人敬爱;令人喜爱。书·大禹谟:“可爱非君?可畏非民?” 汉 东方朔 神异经·东荒经:“东方有人焉,男皆朱衣縞带玄冠,女皆采衣,男女便转可爱。”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予﹞见荆棘中有崖石,刻‘树石’二大字,奇古可爱。” 明 刘基 《浣溪沙·秋思》词:“枫叶有霜纔可爱,菊花无酒不须开。” 老舍 《骆驼祥子》三:“太阳似乎不象刚才那样可爱了!”
(2).喜爱。 清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李 诗宛如 姑射仙子 ,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爱。”
《漢語大詞典》:矜量
怜悯商酌。 唐 白居易 《论重考试进士事宜状》:“虽诗赋之间,皆有瑕病;在与夺之际,或可矜量。”
分類:怜悯商酌
《漢語大詞典》:闵仁(閔仁)
怜悯关怀。 唐 韩愈 《河中府连理木颂》:“閔仁鰥寡,不寧燕息。”
分類:怜悯关怀
《漢語大詞典》:矜慈
怜悯慈爱。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性仁孝,多矜慈。”
分類:怜悯慈爱
《國語辭典》:心软(心軟)  拼音:xīn ruǎn
心里有所不忍。如:「心软的人,处理事情常会犹豫不决。」《红楼梦》第九二回:「他妈妈看见了便心软了,说:『你既有心,为什么总不言语。』」
《國語辭典》:矜鉴(矜鑒)  拼音:jīn jiàn
居丧中的书信里,请求人察阅的提称语。
《漢語大詞典》:矜伤(矜傷)
怜悯忧伤。三国志·魏志·高柔传:“至如 滎阳 左右,周数百里,岁略不收,元元之命,实可矜伤。”宋书·孝武帝纪:“都邑节气未调,疫癘犹众,言念民瘼,情有矜伤,可遣使存问,并给医药。”
分類:怜悯忧伤
《漢語大詞典》:慈恤
仁慈顾惜。亦指仁慈怜悯之心。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七缪:“仁出慈恤,施发过与。” 唐 贾至 《玄宗幸普安郡制》:“慈恤惠爱,以养百姓。”《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断曹国舅公案传》:“伏望相公生慈恤,高臺明镜照 东京 。”
《漢語大詞典》:闵念(閔念)
怜悯关心。《旧唐书·越王係传》:“顷以 河朔 残妖,尚稽天讨,蛇豕窃依於城堡,涂炭久被於齐甿,朕为人父母,寧忘閔念。”
分類:怜悯关心
《国语辞典》:不忍心  拼音:bù rěn xīn
1.心中怜悯,以致狠不下心。如:「看到他如此落魄,我也不忍心开口向他要债。」
2.同情、可怜。如:「这种车祸受伤的场面,让人看了非常不忍心。」
《漢語大詞典》:痛悯
悲痛怜悯。愍,同“ 悯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 洮西 之战,至取负败,将士死亡,计以千数……吾深痛愍,为之悼心。”
分類:悲痛怜悯
《國語辭典》:心硬  拼音:xīn yìng
不易受外界事物的感动。如:「这事不符合规定,不是我心硬不帮忙。」
《漢語大詞典》:闵察(閔察)
怜悯审察。 宋 苏轼 《再乞郡札子》:“臣既未能补报万一,而使浮议上及圣明,死有餘罪矣。伏乞痛赐閔察,早除一郡。”
分類:怜悯审察
《漢語大詞典》:矜穷(矜窮)
怜悯穷困的人。国语·晋语四:“礼宾矜穷,礼之宗也。”
分類:怜悯穷困
《漢語大詞典》:矜释(矜釋)
怜悯开释。明史·白瑜传:“今逐臣久錮,纍臣久羈,一蒙矜释,即可感格天心。”明史·宋玫传:“又言狱囚稽滞瘐死,与刑死几相半,宜有矜释。”
分類:怜悯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