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窜掇(竄掇)
劝诱,怂恿。 明 汤显祖 《紫钗记·节镇宣恩》:“那黄衫豪士随有人窜掇言官,将 小玉姐 这段节义上了,又见得 卢 府强婚之情。”《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这都是 王三 那老乌龟一力窜掇,害了我女儿终身。”《何典》第六回:“你既受不得娘妗的气,如何听了 串熟鬼 窜掇,直跑到 恶狗村 里来受狗的气?”
分類:劝诱怂恿
《漢語大詞典》:撺怂(攛慫)
亦作“ 攛耸 ”。 怂恿。《再生缘》第七二回:“恨只恨,中宫设计观音画,攛耸太后老娘娘。” 茅盾 《子夜》十:“我们到二姐面前,撺怂着 竹斋 放胆做公债。” 茅盾 《微波》:“这一次全家都搬了来,也是儿媳们竭力撺怂的。”
分類:怂恿
《國語辭典》:撺唆(攛唆)  拼音:cuān suō
怂恿、唆使。《西游记》第二七回:「三藏自此一言,就是晦气到了,果然信那呆子撺唆,手中捻诀,口里念咒。」《醒世恒言。卷三○。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那婆娘一味不舍得这绢疋,专意撺唆老公害人!」
分類:怂恿挑唆
《漢語大詞典》:撺调(攛調)
怂恿,唆使。 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搽旦攛调科云]员外打的好,似这等辱门败户的贱人,要他何用?”
分類:怂恿唆使
《国语辞典》:撺哄鸟乱(撺哄鸟乱)  拼音:cuān hǒng niǎo luàn
形容众人七嘴八舌,从旁怂恿。《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众人起初吃酒写合同时,大家撺哄鸟乱,心下还有信有不信的意思,如今见他拿出精晃晃白银来做用钱,方知是实。」
《漢語大詞典》:打撺鼓儿(打攛鼓兒)
打鼓撺掇角色上场。喻鼓动,怂恿。《水浒传》第二四回:“ 王婆 打着攛鼓儿道:‘説的是。’ 西门庆 奬了一回,便坐在妇人对面。”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 贾清夫 又打着攛鼓儿道:‘多拿些酒出来,我们要吃得快活,公子是不亏人的。’”
《漢語大詞典》:串掇
撺掇,怂恿。 沈从文 《王谢子弟》:“律师表面上虽串掇其成,但也担心到当真事成了,此后不好办。”
分類:撺掇怂恿
《漢語大詞典》:戳咕
暗中怂恿。例如:边个泼妇就爱戳咕事。
分類:暗中怂恿
《國語辭典》:说风说水(說風說水)  拼音:shuō fēng shuō shuǐ
说怂恿的话。《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茶童见了钱,欢喜起来,又去说风说水道:『娘子受了两杯,也该去回敬一杯。』」
分類:撺掇怂恿
《漢語大詞典》:扇风点火(搧風點火)
谓进行鼓动或煽动。 康濯 《东方红》第十三章:“‘不过我觉着你们的积极性怕还不够高……气魄也不够大!’县长又半真半假地搧风点火。”
分類:鼓动煽动
《漢語大詞典》:上楼去梯(上樓去梯)
(1).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刘琦 ﹞每欲与 亮 谋自安之术, 亮 辄拒塞,未与处置。 琦 乃将 亮 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 亮 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未?’”后因称秘密的谈话为“去梯言”。
(2).比喻怂恿人上当。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 殷中军 废后,恨 简文 云:‘上人箸百尺楼上,担梯将去。’”
《國語辭典》:教唆犯  拼音:jiào suō fàn
法律上指对于有责任能力之特定人,于其无犯罪意或犯罪意尚未确定之际,教唆其实行犯罪行为的人。教唆犯依其所教唆之罪处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