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韫椟而藏(韞櫝而藏)  拼音:yùn dú ér cáng
比喻怀才不用。参见「韫椟」条。《东周列国志》第五八回:「晋楚相持,吾王正在用人之际,两位将军,有此神箭,当奏闻吾王,美玉不可韫椟而藏。」
《國語辭典》:韫椟(韞櫝)  拼音:yùn dú
韫,收藏。椟,匣子。韫椟比喻怀才不用。语出《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国语辞典》:席珍待聘  拼音:xí zhēn dài pìn
陈列珍宝于席上,以待人选用。比喻身怀才德,待人聘用。参见「席上之珍」条。如:「他席珍待聘已多时,可惜至今仍未得遇伯乐。」
《国语辞典》:薰以香自烧(薰以香自烧)  拼音:xūn yǐ xiāng zì shāo
薰因带有香气而招来焚烧之祸。比喻人因怀才而遭来祸端。《汉书。卷七二。王贡两龚鲍传。龚胜》:「嗟乎!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生竞夭天年,非吾徒也。」
《国语辞典》:系而不食(系而不食)  拼音:xì ér bù shí
比喻怀才而莫展,一如匏瓜中看而不可吃用。《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国语辞典》:韫椟藏珠(韫椟藏珠)  拼音:yùn dú cáng zhū
将珠宝收藏在匣子里。比喻怀才退隐。元。施惠《幽闺记》第三一出:「酒家眠,权休息,韫椟藏珠隐尘迹,万里前程在咫尺。」
《国语辞典》:韫椟未酤(韫椟未酤)  拼音:yùn dú wèi gū
收藏在匣子里尚未出售。比喻怀才退隐。汉。刘桢〈处士国文甫碑〉:「不计治萃,名与殊路,知我者希,韫椟未酤。」
《國語辭典》:怀才不遇(懷才不遇)  拼音:huái cái bù yù
怀有才能却际遇不佳,不受重用。《喻世明言。卷五。穷马周遭际卖䭔媪》:「眼见别人才学万倍不如他的,一个个出身通显,享用爵禄,偏则自家怀才不遇。」
《國語辭典》:藏器待时(藏器待時)  拼音:cáng qì dài shí
语出《易经。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比喻人平时应勤修学习,以待时机到来而一展长才。《梁书。卷二。武帝本纪中》:「若有确然乡党,独行州闾,肥遁丘园,不求闻达,藏器待时,未加收采。」
《漢語大詞典》:待贾而沽(待賈而沽)
亦作“ 待价而沽 ”。 等待善价出售,亦比喻怀才待用或待时而行。语本论语·子罕:“ 子贡 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金宝》:“待时而动曰待价而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熊案始末记》:“遂决计待价而沽,不图速成。” 徐迟 《牡丹》三:“奇货可居,应该待价而沽,大学生并不在老太婆眼中。”亦省作“ 待价 ”、“ 待贾沽 ”、“ 待沽 ”。文选·嵇康〈琴赋〉:“经千载以待价兮,寂神跱而永康。” 张铣 注:“待价谓待人来求也。” 隋 王通 中说·周公:“ 贾琼 请《六经》之本,曰:‘吾恐夫子之道或坠也。’子曰:‘尔将为名乎?有美玉姑待价焉。’” 阮逸 注:“待明王出,当自求行之。”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朝廷若也开科取,未必无人待贾沽。” 清 曹寅 《瑮亭》诗:“有质温而栗,待沽已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