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真悫(真愨)
真诚忠厚。 宋 苏舜钦 《荐王景仁启》:“安敢自任愚瞽,上欺高明,真愨之诚,幸冀采察。”
《漢語大詞典》:弘厚
(1).优厚。三国志·魏志·武帝纪:“陛下加恩,授以上相,封爵宠禄,丰大弘厚,生平之愿,实不望也。”
(2).宽大忠厚。周书·厍狄峙传:“ 峙 少以弘厚知名,善骑射,有谋略。”南史·陈纪下论:“ 陈宣帝 器度弘厚,有人君之量。”隋书·宇文忻传:“ 忻 兄 善 ,弘厚有武艺。”
《漢語大詞典》:实叟(實叟)
忠厚长者。 汉 刘桢《处士国文甫碑》:“于时龙德逸民,黄髮实叟,缀文通儒,有方彦士,莫不拊心长号,如丧同生。”
分類:忠厚长者
《漢語大詞典》:敦颜(敦顔)
谓相貌忠厚。吕氏春秋·达郁:“臣尝闻相人於师,敦颜而土色者忍丑。” 陈奇猷 校释:“敦颜,盖即所谓忠厚相。”
分類:相貌忠厚
《國語辭典》:懞直  拼音:méng zhí
老实、憨直。《西游记》第二三回:「那呆子虽是心性愚顽,却只是一味懞直,倒也有些膂力,挑得行李。」
分類:忠厚爽直
《國語辭典》:老实头(老實頭)  拼音:lǎo shi tóu
诚恳朴实的人,有讽刺的意味。《石点头。卷三。王本立天涯求父》:「这王珣却是老实头,没材干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申兰平日毕竟试得他老实头,小心不过的。」
分類:忠厚规矩
《漢語大詞典》:谆朴(諄樸)
忠厚朴实。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九章:“﹝ 毛主席 ﹞兴奋地望着两边一片无边的农民群众的谆朴的脸庞。”
《国语辞典》:大贤大德(大贤大德)  拼音:dà xián dà dé
称赞他人品性甚为贤良、忠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王夫人大贤大德,小姐到彼,虽则权时落后,尽可快活终身。」
《漢語大詞典》:敦悃
忠厚诚实。 明 文徵明 《太傅王文恪公传》:“公为人敦悃靖謐,於世寡与而能以道自胜。”
《漢語大詞典》:噩噩浑浑(噩噩渾渾)
质朴忠厚貌。指上古之世。 清 魏源 《〈书古微〉序》:“於是天文地理,皆定位於高高下下之中; 孔 思 周 情,各呈露於噩噩浑浑之际。”
分類:质朴忠厚
《國語辭典》:厚貌深情  拼音:hòu mào shēn qíng
比喻人貌似忠厚,而内心实不可测。《庄子。列禦寇》:「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
《漢語大詞典》:变贪厉薄(變貪厲薄)
谓改变、劝勉贪图财利、行为轻薄的人使之廉洁忠厚。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 伯夷 、 柳下惠 是也” 宋 孙奭 疏:“此章言 伯夷 、 柳下惠 变贪厉薄,千载闻之,犹有感激。”
《漢語大詞典》:实心眼儿
老实忠厚、不滑头的。例如:他是一个实心眼的人。
老实人。例如:他可是个实心眼儿。
《漢語大詞典》:深中隐厚(深中隱厚)
内心廉正忠厚。史记·韩长孺列传论:“余与 壶遂 定律历,观 韩长孺 之义, 壶遂 之深中隐厚。世之言 梁 多长者,不虚哉!”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一云‘廉正忠厚’。” 宋 叶适 《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盖公之深中隐厚,可验於是矣。”
《漢語大詞典》:懞直
忠厚爽直。《西游记》第二三回:“那獃子虽是心性愚顽,却只是一味懞直。”
分類:忠厚爽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