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忘象得意  拼音:wàng xiàng dé yì
忘记物象而悟得旨趣。南朝齐。刘虬〈无量义经序〉:「微文接粗,渐说或允;忘象得意,顿义为长。」
《国语辞典》:忘形之交  拼音:wàng xíng zhī jiāo
不拘形迹、身分的好朋友。明。杨循吉《吴中故语。魏守改郡治》:「然蒲圻爱被殷勤,竟遂弃寐告,为忘形之交。」也作「忘形交」、「忘形之契」。
《国语辞典》:忘形之契  拼音:wàng xíng zhī qì
不拘形迹、身分的好朋友。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三。韦丹》:「丹与东林灵澈上人为忘形之契,丹尝为思归绝句以寄澈。」也作「忘形交」、「忘形之交」。
《国语辞典》:忘战必危(忘战必危)  拼音:wàng zhàn bì wéi
忘了备战必然产生危机。《汉书。卷六四上。主父偃传》:「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晋书。卷三四。杜预传》:「预以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勤于讲武,修立泮宫,江汉怀德,化被万里。」也作「忘战者危」。
《国语辞典》:忘战者危(忘战者危)  拼音:wàng zhàn zhě wéi
忘了备战必然产生危机。三国魏。桓范〈世要论〉:「故曰好战者亡,忘战者危,不好不忘,天下之王也。」也作「忘战必危」。
《国语辞典》:知安忘危  拼音:zhī ān wàng wéi
只知过太平安逸的日子,而忘记危难之时。晋。潘岳〈秋兴赋〉:「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
《国语辞典》:志之不忘(志之不忘)  拼音:zhì zhī bù wàng
铭记于心,永不忘记。如:「这份恩情,我将志之不忘。」
分类:铭记忘记
《国语辞典》:一字不忘  拼音:yī zì bù wàng
一个字也不曾忘掉,全部记得。《初刻拍案惊奇》卷八:「陈大郎飒然惊觉,一字不忘,他虽不甚通文理,这几句却也解得。」
《国语辞典》:永生难忘(永生难忘)  拼音:yǒng shēng nán wàng
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忘怀。如:「这次旅行,沿途的山光水色,令人永生难忘。」
《国语辞典》:忧国忘家(忧国忘家)  拼音:yōu guó wàng jiā
一心忧虑国事,把家庭私事置诸度外。《后汉书。卷一五。来歙传》:「中郎将来歙,攻战连年,平定羌、陇,忧国忘家,忠孝彰著。」《南齐书。卷四七。王融传》:「臣每览史传,见忧国忘家,捐生报德者,未曾不抚卷叹息,以为今古共情也。」
《国语辞典》:忧国忘身(忧国忘身)  拼音:yōu guó wàng shēn
忧劳国事,不顾自身安危得失。《晋书。卷六四。武十三王传。淮南忠壮王允传》:「故淮南王允忠孝笃诚,忧国忘身,讨乱奋发,几于克捷。」《明史。卷一七○。于谦传》:「至性过人,忧国忘身。」
《国语辞典》:忧国忘私(忧国忘私)  拼音:yōu guó wàng sī
忧虑国事,将个人私务弃置一旁。《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邈传》:「忠清在公,忧国忘私,不营产业,身没之后,家无馀财。」《古文苑。卷一九。碑。楚相孙叔敖碑》:「其忧国忘私,乘马三年,不别牝牡。」
《分类字锦》:足屦两忘(足屦两忘)
方夔 足屦两忘便不借,人琴俱隐付无弦。
分类:
《国语辞典》:毕生难忘(毕生难忘)  拼音:bì shēng nán wàng
一辈子难以忘怀。如:「战争的伤害是难民毕生难忘的创痛。」
《国语辞典》:背信忘义(背信忘义)  拼音:bèi xìn wàng yì
不守信用,忽视道义。如:「背信忘义的人不值得作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