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8
词典
1
分类词汇
36
其它
1
共36,分3页显示
1
2
3
2
3
下一页
分类词汇
青松
志义
青筠
节尚
松柏之坚
大节
磊磊
操守
节概
尚志
贞烈
殉节
变节
贞士
贞性
《漢語大詞典》:
青松
(1).苍翠的松树。
《
汉书·贾山传
》
:“﹝ 秦 ﹞为驰道於天下……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
:“援青松以示心,指白水而旌信。” 唐
皎然
《短歌行》
:“萧萧烟雨九原上,白杨青松葬者谁。” 明 贾仲名
《金安寿》
第二折:“你止不过掘黄精和土斵,砍青松带叶烧。”
(2).喻指坚贞不移的志节。因松树四季常青,故云。 唐
李白
《古风》
之二十:“勗君青松心,努力保霜雪。” 宋
张耒
《初到都下供职寄黄九》
诗:“何以洗我心,望君青松姿。”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
之二二四:“青松心事成无赖,只閲前山野烧痕。”
分類:
苍翠
坚贞
松树
不移
志节
四季
《漢語大詞典》:
志义(志義)
(1).犹志节。
《
礼记·乐记
》
:“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
:“使此儿五十不死,其志义何如哉!” 明
方孝孺
《云敞赞》
:“然其事师,不以死生变节,诚志义之士也哉。”
(2).意义。
《
荀子·正名
》
:“彼正其名,当其辞,以务白其志义者也。”
分類:
意义
志节
《漢語大詞典》:
青筠
(1).青竹。 晋
王嘉
《
拾遗记·周灵王
》
:“帷有黄髮老叟五人……手握青筠之杖,与 聃 ( 老聃 )共谈天地之数。”
(2).喻坚贞的志节。 清
侯方域
《拟思宗改元廷臣谢表》
:“敢不洁清冰雪,自託青筠;益当奋励羽毛,不虚苍隼。”
分類:
青竹
坚贞
竹
志节
《國語辭典》:
节尚(節尚)
拼音:
jié shàng
节操。《晋书。卷六二。祖逖传》:「逖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
分類:
志节
《国语辞典》:
松柏之坚(松柏之坚)
拼音:
sōng bó zhī jiān
比喻坚贞的志节。语本唐。薛据〈初去郡斋书怀〉诗:「已经霜雪下,乃验松柏坚。」
分类:
坚贞
志节
《國語辭典》:
大节(大節)
拼音:
dà jié
1.关系重大的事。《左传。昭公元年》:「国之大节有五,女皆奸之。」晋。干宝《搜神记》卷七:「男女之别,国之大节,故服食异等。」
2.生死危难之际的节操。《论语。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三国志。卷一一。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袁涣》:「涣貌似和柔,然其临大节,处危难,虽贲育不过也。」
3.重要的义理。《国语。周语下》:「夫礼之立成者为饫,昭明大节而已,少典与焉。」《荀子。仲尼》:「曰于乎!夫齐桓公有天下之大节焉,夫孰能亡之!」
分類:
大节
高远
品德
宏大
存亡
德操
节日
操守
法纪
法则
安危
节操
志节
纲纪
节概
小节
何晏
《國語辭典》:
磊磊
拼音:
lěi lěi
1.石头众多的样子。《楚辞。屈原。九歌。山鬼》:「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文选。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2.圆转的样子。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杂文》:「足使义明而词净,事圆而音泽,磊磊自转,可称珠耳。」
3.形容志向远大,胸怀坦荡。唐。
柳宗元
与韩愈论史官书
:「每每异辞,日以滋多,则所云磊磊轩天地者,决必沉没。」也作「礌礌」。
分類:
众多
高大
圆转
委积
志节
节分
分明
《國語辭典》:
操守
拼音:
cāo shǒu
端正的品德和行为。《新唐书。卷一七三。裴度传》:「度退然才中人,而神观迈爽,操守坚正,善占对。」《儒林外史》第四九回:「有操守的,到底要从科甲出身。」
分類:
操守
平素
执持
善行
品行
志节
固守
守志
《國語辭典》:
节概(節概)
拼音:
jié gài
志节气概。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
:「行立有节概,重然诺,与子厚结交,子厚亦为之尽,竟赖其力。」
分類:
节概
志节
节气
气概
《國語辭典》:
尚志
拼音:
shàng zhì
高尚意志。《孟子。尽心上》:「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
分類:
高尚
崇尚
志节
《國語辭典》:
贞烈(貞烈)
拼音:
zhēn liè
坚守节操,宁死不屈。唐。
杜甫
〈
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
〉:「好学尚贞烈,义形必沾巾。」
分類:
贞烈
刚正
有志
志节
赞美
守节
不辱
刚强
女子
《國語辭典》:
殉节(殉節)
拼音:
xùn jié
为保全志节而死。《晋书。卷八十九。忠义传。赞曰》:「重义轻生,亡躯殉节。」《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亲家,我仔细想来,我这小女要殉节的真切,倒也由著他行罢!」
分類:
殉节
女子
保全
志节
抗拒
牺牲
凌辱
生命
屈从
封建
建礼
礼教
《國語辭典》:
变节(變節)
拼音:
biàn jié
1.投降敌人,丧失气节。《淮南子。主术》:「不为秦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
2.泛指改变旧有的志向或作为。《汉书。卷六七。朱云传》:「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也称为「折节」。
分類:
变节
转换
女子
时节
志节
旧习
失去
失节
贞操
向善
《國語辭典》:
贞士(貞士)
拼音:
zhēn shì
固守正道,志节坚定的人。汉。
秦嘉
〈
赠妇诗
〉三首之二:「贞士笃终始,恩义可不属。」也称为「贞人」。
分類:
志节
坚定
操守
守方
方正
《漢語大詞典》:
贞性(貞性)
坚贞不移的禀性;贞烈清白的志节。 五代
齐己
《答崔校书》
诗:“不随喧滑迷贞性,何用潺湲洗污闻。” 明
陆采
《明珠记·闺叹》
:“贱妾不知小姐这般贞性,一时唐突了。” 清
顾炎武
《答徐甥公肃书》
:“吾以望七之龄,客居斯土,饮瀣餐霞,足怡贞性。”
分類:
坚贞
不移
禀性
贞烈
清白
志节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